內地疫情反覆,有學者擔心更難實現今年經濟增長百分之5.5目標。但有大行相信,再出現全城封控的機會不大。
上海、北京等放寬防疫不久,疫情再度反覆,上海暫停餐飲堂食,北京亦推遲大部分學校復課的計劃。
曾經做過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現任北京大學學者林毅夫擔心,內地實現今年經濟增長百分之5.5左右目標更困難,呼籲防疫不應層層加碼,例如個別地方不讓農民到田地耕作,影響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
摩根士丹利相信過去兩個月的經驗,令不少城市更傾向大規模檢測、迅速隔離治療確診人士,盡量避免全城封控。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表示:「不會在未來五、六個月,(經濟)有特別明顯、特別大幅的改善,但至少現在探索一些中間路線,看到某個巨大的城市全城封控的局面,這個可能性降低了一些。在政策的寬鬆力度要加強,在對互聯網和房地產糾偏的訊號要落地,現在是有一些明確的進展了。」
他相信下半年內地可能提前啟動部分原本規劃在明年的基建預算,而且購買第二個單位按揭利率亦有望放寬,都可能刺激第三季信貸需求,但升幅受防疫所限制。
但高盛擔心五月貸款數據顯示,消費需求仍然疲弱,資金流入已經低息的基建項目,引述建行和招行都預計,今年淨息差會進一步收窄,例如建行估計會跌7點子。
《上海證券報》報道,廣東肇慶等多個城市都調低首次置業的按揭成數要求,由最少兩成半降至兩成。
但大和提及除了少數國企,其他內房銷售普遍仍然疲弱,相信樓市最快都要第四季才復蘇,期間不少內房現金流進一步受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