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認為內地科網監管趨穩定 考慮進軍餐飲外賣市場

京東擔心內地消費意欲短期受壓,但認為科網監管趨向穩定,正考慮進軍餐飲外賣市場。

內地正舉行一年一度618電商促銷活動,但由於疫情防控等因素,業界短期展望相對審慎。

京東零售首席執行官辛利軍接受《彭博》等訪問時表明,疫情令不少商戶暫停運作甚至倒閉,部分物流亦一度停頓,加上經濟前景不明朗,影響民眾收入和消費意欲,相信短期仍然受壓,難以迅速復蘇,情況令人憂慮。

而且消費趨勢出現結構改變,例如珠寶首飾等非必需品銷量下滑,更多人改為購買糧油等必需品,雪櫃等儲存設備的需求亦明顯增加;由於不少人居家工作,亦有利電腦、打印機等銷情。但他相信中央已推出大量措施支持經濟,未來一兩季會見效,下半年經濟有望改善。

辛利軍認為過去當局態度較寬鬆,在科網行業明顯發展後,自然需要一定監管,所以不會形容近期是監管放鬆,只是趨向穩定和理性,新法規亦正逐步執行。

他透露正研究和探討提供餐飲外賣服務,視乎能力和何時建立人才隊伍,強調集團在同城物流、即在城市內的貨物運送能力強。

有內地傳媒報道,京東已定出鄭州等為試點,與餐飲業界聯繫,由旗下平台達達負責運送。

分析認為由於內地經濟放緩,影響京東核心業務,所以要尋找新的增長點,但美團和阿里巴巴旗下餓了麼已穩佔市場領導地位,擔心要突圍不容易。

阿里巴巴等涉足AI對話機械人市場 Google相關產品回答問題現失誤

越來越多科技公司,包括內地的阿里巴巴和京東,都參與人工智能對話機械人市場。但美國Google的相關產品,回答問題時有失誤。

微軟投資約100億美元的初創公司OpenAI去年底推出人工智能對話機械人ChatGPT,能即時對答、編製文件和圖像等。用戶兩個月內增加至1億,增速是史上最快。

其他科技公司紛紛加入市場,例如繼內地搜尋引擎百度準備三月推出「文心一言」、類似人工智能對話的技術後,阿里巴巴亦確認正研發人工智能對話機械人,現時在內部測試階段。據報公司計劃將相關技術應用於旗下辦公室通訊軟件。

電商平台京東未來亦會不斷結合人工智能對話的方法和技術,在產品服務當中,強調每天和用戶交流一千萬次,能及時更新和擁有高質素的數據。

有內地傳媒引述,網易旗下有道透露,已推出人工智能口語老師,又應用技術在中文作文評分等,據報會推出相關測試版的產品。

但官方《證券時報》頭版評論文章,提醒有時新事物未形成可持續的產業,需要更長時間論證。部分資金熱衷於炒作概念,呼籲投資者不要跟風,避免招致損失。

不是所有人工智能產品效果都很好。美國互聯網公司Google周三亦發布新款人工智能對話機械人,但回答有錯,聲稱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到首批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但其實答案是歐洲南方天文台的望遠鏡。

公司回應事件反映嚴格測試很重要,會與外界合作提高訊息的質素。但Google母公司Alphabet股價周三因而曾跌近一成,市值蒸發超過一千億美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