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樓市成交回升 市場觀望大型全新盤銷情

本港樓市成交回升,市場觀望大型全新盤銷情。

本地疫情反覆,但樓市自住需求和購買力強勁,準買家繼續聚焦新盤市場。

信置、嘉華、招商局置地,以及港鐵合作的日出康城「凱柏峰II」上載樓書並同日開價,首批138伙,折實均價18,378元。入場單位339呎,賣近637萬元,呎價18,787元。

項目二期首批單位均價較一期的首批單位賣貴近百分之三。傳項目首日收近700張票,相當於超額認購四倍。

在未有大型新盤撐市下,一手市場過去兩日共有約35宗成交,較前一周的三天七一回歸長假期,成交還要多約八成。

成交主要來自佳寧娜,以及宏達控股合作發展的長沙灣「佳悅」,首推的50伙,開售半小時已沽出廿伙。有大手客斥資逾千三萬元,連購兩伙開放式單位,以及一伙一房戶,據指這幾個單位面積分別為289及201呎,項目是今年入場費最低的市區新盤。

市場預計本月有多個全新盤登場,可望推動整體新盤成交達到1,500至2,000宗。

部分新盤向隅客回流二手市場,帶動主要代理所錄周末藍籌屋苑成交顯著回升到六至九宗。代理指,二手成交於低位徘徊多時,陸續有業主面對現實減價,其中新界區中小型單位,業主議價空間相對大。

天水圍嘉湖山莊再有三房戶呎價跌穿一萬元,成交價545萬元,實呎9,981元,原業主持貨十三年,單位升值逾三倍。

馬鞍山雅典居逾700呎三房海景戶,放盤七個月、減價一成,並改為不連車位出售,終以990萬元沽出。

樓市前景未明,繼續有已經移民的業主急於減價賣樓套現。屯門居屋兆康苑466呎低層已補價單位,四月叫價約490萬元放盤,累減65萬元後沽出,造價低市價約半成,呎價約9,100元。

葵涌夾屋芊紅居近600呎中層套三房間隔的單位,去年十月以約940萬元高價放售,今年降價至918萬元,仍未獲洽購。至近日累減140萬元,終以800萬元轉手,較個別銀行估價低約60萬元。

金管局無意調整樓市「逆周期」措施 有信心維持聯匯制度

金管局表示,無意調整樓市「逆周期」措施,亦有信心維持聯匯制度。

樓市氣氛疲弱,今年以來樓價累跌一成。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強調,目前無考慮調整樓市「逆周期」措施。

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指出:「我們去評估『逆周期』措施的時候,會考慮不同的因素,包括樓價、成交情況、香港以及外圍的經濟環境,或者本港的失業率等等。我們會一直評估這個情況,目前未見到有需要調校這些措施,但我們會密切去監察著樓市各種因素的有關情況,作出檢視。」

余偉文重申無計劃改變聯繫匯率制度,又指本港在維繫制度的資源及能力上是不可置疑。

余偉文稱:「有一些『大鱷』打港元主意,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維繫巿場對我們聯匯制度的信心,我們無意,亦無計劃去改變這個很好的制度。我們的外匯儲備非常強,目前有4,000多億美元,保持在我們整體貨幣基礎的1.7倍,所以我們背後的資源及後盾是非常強。而我們的銀行體制都非常穩健,對於不同的風浪都可以抵擋,所以我覺得在資源及能力各方面是不可置疑的。」

有議員關注國際投資者對本港法制的看法,而影響投資信心,余偉文這樣回應。

余偉文表示:「在我們同一些投資者的交往之中,是見不到有任何是說因為對法制有一些信心動搖,而去影響投資;反之,我們見到是有好多(投資者),他們看到香港一些重要因素是完全保持到,亦都有不少新的機遇他們可以去發展,亦都慢慢資金是繼續流入香港的。」

他表示,本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穩固,加上香港作為內地及國際市場聯繫的獨特性,對本港前景非常有信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