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反覆偏軟 內銀及內房股下挫

港股反覆偏軟,憂慮內房「爛尾」潮引發金融體系風險,內銀及內房股下挫。

市場等待美國公布通脹數據,港股先升後回。上午最多升近200點,下午曾轉跌近100點。收市跌46點,報20,797點,成交進一步減少至1,083億元。

寶鉅證券董事及首席投資總監黃敏碩指出:「這幾天都是觀望,包括美國和內地公布經濟數據,尤其是美國最新的通脹數據、技術指標或資金流向,其實不排除未完成調整,所以在市況部署上應該審慎應對。」

內地多個城市出現「爛尾樓」,業主發起停止償還按揭貸款,旭輝急跌一成三。碧桂園跌逾百分之8,是跌幅最大藍籌。官媒發文警告要提防「爛尾樓」引發金融體系風險,招行跌近百分之7。

內地新一批藥品帶量採購開標,平均減價四成八,石藥及中生製藥跌百分之3至4。中海油跟隨油價跌逾百分之2。

科技股紓緩大市跌勢,創夢天地、金山軟件子公司及嗶哩嗶哩關連公司,各有一款遊戲獲批版號,三隻股價升百分之2至3。

民航局表明,將逐步增加國際航班數量,其他內需消費股亦跟升,海底撈升近半成,是表現最好藍籌。特步預喜中期純利最少升三成半,股價仍跌逾百分之2。

東方電氣及金風科技獲大行調高評級及目標價,兩隻股份分別逆市升一成二及百分之9。

港股跌至半年來收市低位 成交為4個月最高

MSCI指數換成份股,刺激港股成交飆升,恒指收市則跌逾300點,至去年11月29日以來收市低位。總結五月份,恒指累跌逾1,600點。

內地製造業及非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均遜市場預期,加上人民幣失守7.1關口,恒指低開180點,一開市已見全日高位,午後最多跌550點,低見18,044點,較一月初高位22,700點下跌兩成,即一度步入技術性熊市。收市跌361點,報18,234點,成交急增至1,709億元,是一月底以來最高。全月計,恒指跌1,660點,跌幅達百分之8。

寶鉅證券董事及首席投資總監黃敏碩表示:「除了留意動能指標有否進一步轉強,例如RSI(相對強弱指數)之外,最主要留意內地方面,短期來說,經濟數據及人民幣匯價轉弱的情況下,會否有新的刺激經濟政策進一步出台。」

美團跌半成,見逾一年低位。京東亦跌百分之3,繼續創在港上市新低。

人民幣下跌,一眾內房股繼續下試今年以來低位,中海外跌近百分之3,連跌第十三日。

藍籌股近乎全線下跌,紐約期油失守每桶70美元,「三桶油」齊齊捱沽,中石油跌逾半成,是跌幅最大藍籌。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