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統計顯示,內地主要地產商上月銷售跌兩成八,扭轉之前兩個月的升勢,可能受「爛尾樓」業主,威脅停止償還按揭貸款所影響。
多個內地「爛尾樓」的業主,敦促地方政府和銀行介入,協助項目復工,否則拒絕償還按揭貸款,事件可能影響樓市氣氛。
住宅買賣平台易居旗下克而瑞統計,七月一百大內房的合同銷售,按年跌近四成至5,200多億元人民幣,按月亦跌兩成八,扭轉之前兩個月的升勢。
三十個「爛尾樓」問題較嚴重的城市,七月第二個星期樓市銷售,按周跌一成二,之後一星期再跌四成一。
但一線和個別二線城市表現較穩健,例如上海、成都創年內新高,一線城市銷售按月再升百分之7。
統計機構擔心,內房短期去庫存壓力仍然大,而且保障新盤完工、交樓,現時不單止對企業重要,亦是保障行業良性循環,和平穩健康發展的根本,預計地方會加強救市力度,例如二線或以下城市全面取消限購等,甚至推出財稅、補貼等刺激置業,同時聯同銀行業成立專項紓困基金,申請貸款優先用於追回興建進度等。機構看好去年內房出現債務危機,銷售基數下跌,成交按年跌幅有望持續收窄。
有分析認為穩定樓市情緒,關鍵仍然是處理內房流動資金問題。例如負債超過三千億美元,四月起一直停牌的中國恒大,
未能好像之前承諾爭取,在七月底前公布初步債務重組方案,但預計盡職審查短期內基本完成,希望今年內公布具體重組計劃。
恒大一間子公司,未能償還73億元人民幣貸款,由於以近13億股盛京銀行股份為抵押,貸款人向法院申請執行抵押,獲判勝訴,意味可能要出售有關股份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