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統計指內地主要地產商上月銷售下跌 料地方會加強救市力度

有統計顯示,內地主要地產商上月銷售跌兩成八,扭轉之前兩個月的升勢,可能受「爛尾樓」業主,威脅停止償還按揭貸款所影響。

多個內地「爛尾樓」的業主,敦促地方政府和銀行介入,協助項目復工,否則拒絕償還按揭貸款,事件可能影響樓市氣氛。

住宅買賣平台易居旗下克而瑞統計,七月一百大內房的合同銷售,按年跌近四成至5,200多億元人民幣,按月亦跌兩成八,扭轉之前兩個月的升勢。

三十個「爛尾樓」問題較嚴重的城市,七月第二個星期樓市銷售,按周跌一成二,之後一星期再跌四成一。

但一線和個別二線城市表現較穩健,例如上海、成都創年內新高,一線城市銷售按月再升百分之7。

統計機構擔心,內房短期去庫存壓力仍然大,而且保障新盤完工、交樓,現時不單止對企業重要,亦是保障行業良性循環,和平穩健康發展的根本,預計地方會加強救市力度,例如二線或以下城市全面取消限購等,甚至推出財稅、補貼等刺激置業,同時聯同銀行業成立專項紓困基金,申請貸款優先用於追回興建進度等。機構看好去年內房出現債務危機,銷售基數下跌,成交按年跌幅有望持續收窄。

有分析認為穩定樓市情緒,關鍵仍然是處理內房流動資金問題。例如負債超過三千億美元,四月起一直停牌的中國恒大,

未能好像之前承諾爭取,在七月底前公布初步債務重組方案,但預計盡職審查短期內基本完成,希望今年內公布具體重組計劃。

恒大一間子公司,未能償還73億元人民幣貸款,由於以近13億股盛京銀行股份為抵押,貸款人向法院申請執行抵押,獲判勝訴,意味可能要出售有關股份還債。

陳茂波重申無意撤銷「辣招」 考慮再放寬首置按揭成數要求

財政司司司陳茂波重申無意撤銷「辣招」,但會考慮放寬首次置業的按揭成數要求。

本港樓價今年來持續回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時,預計如果樓市回復較正常環境,將會消化更多貨尾,但短期新盤只能額外推出數千伙,所以整體供應仍然偏向緊張。

即使「炒風」不算熾熱,政策都會以支持自住優先,重申無意撤銷特別印花稅等「辣招」,但繼去年放寬按揭保險的成數門檻後,可能考慮再次放寬首次置業按揭要求。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會密切留意物業市場的情況,可能的話,再寬鬆一下,未曾有物業,但想買樓自用的朋友,那個按揭成數的比例。不同管理需求措施的印花稅稅項,暫時都無意作一些調整。」

至於本港經濟,他預期全年增長可接近百分之5水平,八月時會更新評估。

陳茂波稱:「展望第二、三季,估計訪港旅客及消費仍然是我們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我們全年之前估計經濟增長百分之3.5至5.5。如果外圍環境不至於變得太壞,相信今年靠近估算的高部分的增長數字,很有可能實現。」

但前景可能有隱憂,反映企業活動的標普全球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雖然維持擴張狀態,但連跌三個月,五月報50.6,是今年來最低。

雖然內地的新訂單大幅增長,但除了消費服務行業較突出,製造業明顯收縮,整體新訂單升幅是今年來最慢,就業更是半年來首次由升轉跌。由於顧慮全球經濟走向,營商信心降至半年來最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