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能源供應緊張惡化天然氣價格高企 比利時警告未來十個冬季「難捱」

歐洲能源供應緊張惡化,天然氣價格升至往年同期的十五倍,比利時警告未來十個冬季都「難捱」。

俄羅斯輸往歐盟的天然氣管道北溪一號下周暫停運作三日,開始額外維修保養。由哈薩克向歐洲輸送石油,俄羅斯是大股東的管道系統,又因為機件損壞,三個出口點有兩個暫停運作。

擔心俄羅斯切斷歐洲的能源供應,歐洲指標天然氣期貨價格周一急升一成三,是往年同期的十五倍左右,德國電力期貨曾創新高。

比利時首相德克羅警告,能源價格高企,部分行業經營面臨重大困難,歐洲可能要經歷五至十個「難捱」的冬季。

德國央行擔心,當地通脹秋天可能達百分之10,冬天經濟很可能衰退。

歐元兌美元相隔一個多月再次失守一算大關,曾經創近二十年低位,兌港元一度失守7.8。

渣打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表示:「歐洲民眾似乎在未來一段時間,有較緊日子需要過。無論歐洲也好、英國也好,暫時經濟在至少未來三至六個月都不容易太樂觀。(歐元兌美元)0.975的支持力還可以,如果失守就可能低見0.95或0.96水平。如果(俄烏戰事)延續,我們相信暫時來說歐元都是不宜沾手。」

不少券商亦形容歐元失守一算只是跌浪開始,摩根士丹利估計本季低見0.97,野村更估計十月之後可能下試0.95或更低。

英國前景亦不容樂觀,受天然氣價格高企影響,有顧問公司估計,明年第二季家庭能源帳單上限可能升至每年5,300英鎊,較現時高一倍以上。花旗估計明年初當地通脹可能高達百分之18.6,創46年高位。

油組與盟友將延長現行減產協議至後年底 沙特下月起額外每日減產百萬桶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俄羅斯等盟友延長現行減產協議至後年底。沙特阿拉伯下月起,額外減產每天100萬桶。油價亞洲市早段曾升約百分之3。

擔心環球經濟疲弱影響能源需求,紐約期油五月累積跌超過一成。為了平衡供求和支持油價,石油輸出國組織和俄羅斯等盟友經過長達七小時的激烈談判後,決定延長現行減產協議,包括四月初突然宣布的自願減產合共每天366萬桶,相當於全球需求約百分之3.6,直至明年底。而且沙特阿拉伯下月開始,額外減產每天100萬桶,令產量降至每天900萬桶左右,是前年六月以來最少。

沙特同意今次單方面減產,是為了促成聯盟的協議,強調會用盡任何方法穩定石油市場,但拒絕透露會否延長有關減產,因為不想讓市場能預計該國的行動。

沙特阿拉伯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說:「我需要稱之為『沙特阿拉伯請食糖』,即七月開始減產每天一百萬桶,這一百萬桶(減產)可以延長。我們會繼續對沖(需求),只要我們看不到(市場)明朗和穩定。」

會談最艱難的地方,是明年開始重新分配產油量上限。俄羅斯和非洲的安哥拉、尼日利亞等在獨立評估實際產能後,願意接受較低的目標。相反產能已擴張的阿聯酋,明年可以增產每天20萬桶。但由於以往尼日利亞等,因為投資不足未能滿足配額,所以聯盟實際產量沒有改變。

俄羅斯形容市場供求大致平衡,但關注歐美積極加息對行業融資和能源需求的影響,聯盟需要時可以調整決策。

有分析認為,油組和盟友是發出明確訊號,願意捍衛油價,打擊看淡石油的投機者,尤其是沙特。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估計,沙特需要油價在每桶80美元財政收支才能平衡,同時滿足王儲穆罕默德的經濟計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