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輸出國組織和盟友下月減產,阻止油價持續下跌。有分析認為,他們希望油價保持每桶90美元以上。
憂慮全球經濟衰退,油價過去三個月累積回落超過兩成,主要產油國似乎決心阻止油價再跌。
石油輸出國組織和俄羅斯等盟友議決下月減產每天十萬桶,是超過一年來首次減產。扭轉美國總統拜登七月中,訪問多個中東產油國後,聯盟本月增產每天十萬桶的做法。
雖然他們同意下月五日再開會,制訂十一月的產量目標,但期間可以隨時開會,立即調整產量,因為石油市場已更波動和不明朗,需要持續衡量市況轉變。
《路透》引述消息指,隨時調整產量的做法,可能延續至下次會議之後,等於授權聯盟主席國沙特阿拉伯需要時就介入市場。
早前已示意考慮減產的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強調今次決定反映,他們願意使用所有工具,而且要敏捷、主動、先發制人,確保石油市場穩定和高效運作。
他曾經批評油價回落,未能反映能源供應緊張的基本因素。
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就否認,聯盟想操控油價,解釋主要是因為預期全球經濟放緩,供應需要追上需求變化,預計當地石油產量今年可能減少約百分之2。
瑞銀認為減產的決定,反映油組和盟友希望確保油價維持每桶90美元以上。
有分析更形容政治意味濃厚,因為俄羅斯希望西方反過來承受制裁的惡果,聯同油組等收緊能源供應是好方法。美國尋求沙特等協助壓低油價,現在看來顯得天真。
他們亦似乎警告,倡議向俄羅斯石油設售價上限的美國,不要用任何方法,奪取石油的定價權。
白宮就再次承諾,會盡力增加能源供應和降低油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