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容許部分城市進一步調低首次置業按揭利率下限,但券商對能否扭轉樓市弱勢看法分歧。
內房債務危機去年爆發後,內地樓市持續低迷。
為免拖累經濟不穩,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周四公布,容許今年六至八月新樓樓價按月和按年都持續下跌的城市,自行決定在今年底前,暫時維持、調低,甚至取消首次置業按揭利率下限,期望減少居民利息開支,更好支持剛性需求,促進樓市平穩健康發展。
《彭博》根據國家統計局數字推算,七十個大中城市內,約二十三個符合條件,全部是二、三線城市,例如天津、石家莊、昆明、武漢等。
中信證券估計,部分城市按息下限可以較基準再減最多0.5厘,相當於3.8厘左右。
《新京報》推算,假設承造25年期按揭,貸款100萬元人民幣,每月供款可以減少約270元人民幣。
券商看法分歧。中金認為,政策對穩定樓市預期有一定效果,但樓市想平穩健康發展有賴多種政策合力,預計第四季新樓銷售或改善。
摩通覺得政策無助扭轉樓市弱勢,因為樓市銷售疲弱,問題不在於按揭負擔能力,關鍵是經濟展望、樓價能否回穩,以及新盤能否成功交樓,全部都要時間處理,所以對行業仍然審慎。
人行旗下內地《金融時報》發文,呼籲地方加快放寬樓市調控,例如降低首期成數、按揭利率等。
針對新盤演變為「爛尾樓」問題,人行周四就承諾推動「保交樓」專項貸款加快執行,視乎需要適當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