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一度失守萬七點大關,見近十一年低。
港股第四季開局,受累美股上星期五下跌,恒指低開172點,早段曾經倒升29點,之後反覆向下,最多跌315點,失守過17,000點水平。收市仍跌143點,報17,079點。
假期前夕,跌市成交淡靜,只有633億元左右。
招銀國際策略師蘇沛豐說:「要等待北水重啟,以及內地二十大會議,於本月中之後,港股才有更多向上動力。暫時恒指傾向現水平上落,因為估值非常低殘,再向下的幅度應該不多,只不過要等反彈,比較顯著的轉勢再需要一些時間。」
金融股拖低大市,傳滙控分拆印尼業務上市,下午曾跌穿40元。港交所及騰訊都曾經創52周低。
小米被印度上訴機構維持凍結資產,收市跌近百分之二。新世界發展全年基本溢利升近百分之二,但股價跌百分之6,創三年低位,為表現最差藍籌。
離岸人民幣匯價走強,加上內地推出一系列措施穩內房,內房及物管股造好。當中,碧桂園連同碧桂園服務都升百分之8,是升幅最大兩隻藍籌。
內銀股整體受壓,李嘉誠基金會減持郵儲行,郵儲行跌一成以上,創52周低位。
多隻中資券商股都見52周低,包括中國銀河、中信証券等。
澳門9月博彩收入跌近五成,符合預期,賭業股偏軟,永利澳門一度跌近百分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