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強調對外開放決心不變 大行料當局今年內不會放寬防疫

發改委預告內地第三季經濟明顯復蘇,強調對外開放決心不變。大行預計當局今年內都不會放寬防疫。

受疫情影響,內地第二季經濟只是增長百分之0.4。發改委同意,面對超出預期的因素衝擊,經濟存在困難和挑戰,但第三季已明顯復蘇,而且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完備的產業鏈和基建等,為企業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表示:「中國經濟月度間雖有波動,但總體延續了恢復發展態勢。三季度經濟明顯回升,隨著宏觀政策效應不斷地釋放,中國經濟回穩向好的態勢必將進一步鞏固。」

發改委認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就意味對外開放程度會收縮這種理解是錯誤,批評部分國家想「脫鈎斷鏈」,但世界不會回到封閉分割狀態,開放合作才是歷史主流,未來會推出以製造業為重點的吸引外資措施。

趙辰昕指出:「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經濟全球化潮流,我們認為是不可逆轉。任何國家都無法關起門來搞建設,未來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國家能源局表明,要增強資源生產和儲備能力,例如力爭到2025年綜合產能達46億噸標準煤以上的水平,建立天然氣、電力等供求預警制度等。

瑞銀和高盛都認為二十大報告反映防疫政策不會很快調整,最快明年第二季才有機會放寬,其中瑞銀預計其後政策支援有望加碼,明年經濟增長加快至百分之4.6。

中金相信未來對科技創新支持力度會更大。花旗看好科技、內需消費、無人駕駛等自動化行業,以及電動車、清潔能源,都是長遠受惠國策的行業。

經濟學家指勞工市場數據每周波動 不應過份解讀數據對美聯儲利率決策影響

美國最新的就業數據反映勞工市場可能有轉弱跡象。不過有經濟學家認為,市場不應過份解讀數據對聯儲局利率決策的影響。

美國勞工市場有開始轉弱的跡象,上周新申領失業金人數持續上升,至超過年半高位。

勞工部公布,上星期有26.1萬人首次申領失業保險救濟,較市場預計的23.5萬人多,亦較前星期多2.8萬人,連升三周,增幅是近兩年最大。市場關注數據會否影響聯儲局下周的議息結果。

有經濟學家提醒,數字可能反映企業再加大裁員力度,但由於每周數字都有波動,市場不宜過份解讀。

牛津經濟研究院認為,申領人數仍遠低於他們估計,要符合每月無就業增長的30.5萬人,意味申領人數要持續增加,才有機會影響到利率決策。不過PNC金融服務集團認為數據反映裁員潮,由去年最受影響的科企、樓市、金融和製造業等對利率去向敏感的行業蔓延至各行各業,只是大規模的裁員消息需時反映,不排除申領人數會再急增。

利率期貨顯示,市場仍然預計,聯儲局下周議息後,有超過七成機會維持利率不變,只有兩成多人認為,會再加息四分之一厘,較前一日的三成幾更少。

不過環球高通脹問題仍未解決,國際貨幣基金織敦促美國聯儲局及全球其他主要央行,即使經濟中期面臨挑戰,各國央行在收緊政策方面,亦必須堅持到底。

基金組織指,雖然美國通脹已見放緩跡象,但仍是要逼切處理的問題。一旦證明高通脹會較預期持續更久,聯儲局可能要加息更多,以確保通脹預期受控。

高盛亦唱淡經濟前景,表明已為低增長,但高通脹的時期作好準備,形容是「小規模滯漲情境」。公司總裁兼營運總監沃爾德倫表示,已預計資本市場和融資環境會更艱難,不肯定未來會否再裁員,但確實在營運方面更謹慎。

上月傳出高盛會在數周內裁減近250個職位,公司今年初已宣布裁員約3,200人,規模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大。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