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預告內地第三季經濟明顯復蘇,強調對外開放決心不變。大行預計當局今年內都不會放寬防疫。
受疫情影響,內地第二季經濟只是增長百分之0.4。發改委同意,面對超出預期的因素衝擊,經濟存在困難和挑戰,但第三季已明顯復蘇,而且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完備的產業鏈和基建等,為企業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表示:「中國經濟月度間雖有波動,但總體延續了恢復發展態勢。三季度經濟明顯回升,隨著宏觀政策效應不斷地釋放,中國經濟回穩向好的態勢必將進一步鞏固。」
發改委認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就意味對外開放程度會收縮這種理解是錯誤,批評部分國家想「脫鈎斷鏈」,但世界不會回到封閉分割狀態,開放合作才是歷史主流,未來會推出以製造業為重點的吸引外資措施。
趙辰昕指出:「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經濟全球化潮流,我們認為是不可逆轉。任何國家都無法關起門來搞建設,未來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國家能源局表明,要增強資源生產和儲備能力,例如力爭到2025年綜合產能達46億噸標準煤以上的水平,建立天然氣、電力等供求預警制度等。
瑞銀和高盛都認為二十大報告反映防疫政策不會很快調整,最快明年第二季才有機會放寬,其中瑞銀預計其後政策支援有望加碼,明年經濟增長加快至百分之4.6。
中金相信未來對科技創新支持力度會更大。花旗看好科技、內需消費、無人駕駛等自動化行業,以及電動車、清潔能源,都是長遠受惠國策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