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上季按年少賺30% 學者憂受防疫等影響港股交投短期難改善

港交所上季按年少賺三成,主要受大市成交轉弱影響,但新股有復蘇跡象;又準備設立新渠道,讓先進硬件等特專科技公司上市。

首三季大市日均成交按年跌三成一,但新股市場復蘇,帶動港交所業績好過市場預期,上季賺超過22億元,按年跌三成,但按季升百分之4.3。除息稅、折舊及攤銷前溢利、即EBITDA按年跌兩成八。收入及其他收益超過43億元,按年跌一成八,但營運支出按年升一成六。

港交所形容,全球經濟疲弱、加息周期等,現貨市場表現持續疲弱,但整體業績仍然穩健,新股市場有復蘇跡象。上季29隻新股總集資額535億元,是上半年的兩倍多。由第二上市轉為雙重主要上市的趨勢加強,鞏固中國概念股回流上市時,香港是首選市場的角色,已準備好迎接市場回暖。

但有學者擔心,受內地經濟、防疫等影響,港股交投短期難以改善。

中大商學院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指出︰「內地要完成抗疫使命、即是復常,人們自由活動、消費,好像以往一樣,內地企業表現才可望有改善,所以我相信可能等到明年四至五月後,可能會有比較明顯變化。」

因應施政報告提出明年修改上市規則,方便先進技術企業融資,港交所亦公開諮詢,設立新渠道讓特專科技公司上市,適用於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硬件等行業,分為已商業化和未商業化,預期最低市值門檻分別是80億和150億元,而且最少一年前要獲兩位資深獨立投資者的大額投資、持股比例半成以上等。如果是已商業化,最近一年相關業務收益最少2.5億元。諮詢期十二月十八日結束。

港交所指本港新股市場有復蘇跡象 陳茂波冀經濟及股市「兔」氣揚眉

港交所表示,本港新股市場已有復蘇跡象。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相信通關帶動下,今年經濟會較去年大幅改善。

闊別三年的新春實體開市儀式,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及港交所高層都有出席。陳茂波表示,去年本港經濟和股市風高浪急,期望新一年能夠「兔」氣揚眉。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稱:「縱然外圍環境仍有不少不確定因素,包括地緣政治、加息未結束、通脹仍然相當高。不過,我們和內地恢復便捷的往還、與國際恢復往還,見到人氣和財氣均旺了,今年市道和經濟預計會較去年好很多。」

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昇亦與大家拜年。

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昇說:「先和大家說聲恭喜發財,祝大家兔年新年快樂。」

他提到去年本港新股市場經歷艱難的一年,但相信投資氣氛已有復蘇跡象。

歐冠昇指出:「在農曆新年前最後數周,我們看到十隻新股上市,還有大約百家公司正在等待上市,所以我們知道並希望,隨著全球有更健康和樂觀的新環境、在新冠疫情後重新開放,這應產生更大的興趣,所以我們對未來感到非常興奮。」

另外,特首李家超將於下月率領政府代表團訪問中東,港交所亦稱會隨行,未來會持續向外伸展業務範圍,包括正籌備設立的歐洲海外辦事處,會繼續說好香港故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