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及恒生上調最優惠利率 有學者提醒加息周期未完結

美國加息後,有銀行亦宣布加息。

滙豐及恒生周五起,最優惠利率上調至5.375厘,港元存款利率亦相應加四分一厘。除戶口結餘五千元以下繼續無利息,其餘年利率加至0.375厘。

滙豐指,調高利率是基於對宏觀經濟評估、考慮貸款人償還能力、向存戶支付利息等因素。有學者提醒加息周期未完結。

本港銀行宣布加息,市民供樓負擔相應增加。以貸款額五百萬元、按揭年期三十年,以H按的封頂息率、即最優惠利率減2.25厘計算,加息後實際按息加至3.125厘,每月供款增加逾670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近期樓市負資產個案增加,但與高峰期比較未算高,又重申目前無意「減辣」。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稱:「負資產個案約有五百多宗,從1997至2003年期間的(樓市)低潮比較,不算高。樓市最近大家看到公布的數字,仍然繼續輕微下調也是意料中事。審視了樓市的各項情況後,我們目前認為這一些措施毋須作出甚麼調整。」

學者認為美國加息周期未完結,計劃置業的人士要留意相關風險。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大家預期加息周期仍未完結,市民在買樓的時候,資金不要太緊絀、要預備多一些,或購買金額不要太大,令每月供款不要太盡,令到即使加息幅度超出預期,仍有空間可以維持供款。」

學者預期,樓市仍未見底,加息對資產價格的影響逐步浮現,提醒投資及借貸時要留意潛在風險。

港股今年表現遜其他股市 滙豐認為市場對經濟復常期望過高

港股今年以來表現落後於區內其他股市。滙豐認為,市場之前對經濟復常期望過高,相信港股年初已見今年高位,下半年能否有突破,很視乎中央會否有刺激經濟措施出台。

亞太股市近期相對強勢,反觀港股表現跑輸。今年以來,日本、南韓和台灣股市累積升幅都超過一成,而港股就跌了約半成。

有分析認為,內地經濟出現不均衡復蘇,限制了港股表現。不過,滙豐認為,內地以至本港經濟表現不差,只是去年第四季以來,市場對復常的期望過高。

滙豐金融服務亞洲投資策略主管劉紹文稱:「零售有百分之18.7,按年增長,不是差的,只不過市場預期,要百分之20以上才收貨,變相期望過高了。一直強調復常的進程是好的,市場期望是偏高了。其實股市或多或少反映這情況,股市恒指一月在22,700點,其實已經見了今年高位。」

除了市場期望偏離,歐美銀行業危機,以至通脹韌性高,令加息周期較預期長,亦利淡港股表現。

滙豐估計,美國聯儲局在六月有機會再加息四分之一厘,劉紹文相信,歐洲息口亦未見頂,即使歐美加息周期完結,仍有機會在高位維持一段時間。

歐美經濟放緩,甚至衰退的背景之下,內地及本港出口會受到拖累。港股今年可否有突破,很視乎下半年,中央會否出手刺激經濟。

劉紹文指出:「港股9.4倍市盈率,歷史角度看一點也不貴。但很可惜沒有一個新的正面催化劑。正面催化劑是有的,復常是催化劑,不過,這催化劑已說了很久,市場已完完全全消化了,甚至最近要將期望調低些。市場很期望下半年,中央出台一些持續性、一些震撼性扶持經濟政策,如果出到的話,絕對是一個正面催化劑。」

由於出口需求相對被動,他相信,若內地有刺激措施出台,亦會具針對性,可能會傾向消費方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