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上月主要經濟指標遜預期 分析料中央續推措施刺激經濟

內地上月主要經濟指標差過市場預期。國家統計局表示,受國內外因素影響,經濟恢復基礎不穩固。

受到疫情及國際環境等因素影響,內地上月主要經濟指標都差過市場預期。十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升轉跌,按年跌百分之0.5,差過市場預期的升百分之0.7,是五月以來再次錄得跌幅。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方面,按年增加百分5,較九月回落1.3個百分點。

反映基建及房屋等施工量的固定資產投資,首十個月計按年增長百分之5.8,較首九個月輕微回落0.1個百分點。

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維持在百分之5.5,當中青年失業率百分之17.9。

國家統計局表示,內地經濟持續保持恢復態勢;但國際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國內經濟恢復基礎不穩固。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稱︰「外部環境複雜嚴峻,世界經濟下行的影響正逐步顯現;國內疫情新發多發,經濟恢復有所放緩。下階段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繼續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擴大有效需求,穩就業、穩物價,持續保障改善民生,鞏固經濟恢復的基礎,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有經濟師預期,內地全年經濟難以達到百分之5.5的目標,預期中央會繼續出台措施,刺激經濟。

星展香港經濟師謝家曦說︰「一來在房地產方面;其次是在基建投資、科技或減碳排放一些政府的政策,這些相關的基建會繼續出台,會繼續支持經濟增長。」

他又預計,若內地「清零」政策逐步放寬,相信明年下半年經濟會有明顯復蘇,預期明年經濟增長達到百分之4。

調查指內地服務業加快擴張

有調查顯示,內地服務業加快擴張。

財新中國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扭轉四月的跌勢,回升至57.1,是今年來第二高,受惠取消防疫限制後,需求和客量持續改善,企業增聘人手,但力度是四個月以來最弱,原材料成本亦上升,對前景的樂觀程度亦是今年來最弱。

連同升至三個月高位的製造業綜合採購經理指數,五月升至55.6。編製指數的機構認為,復蘇不均衡,企業信心不強,呼籲推出積極財政政策,穩定就業、增加居民收入。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