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強積金自年初人均蝕逾4.4萬 有學者提醒不應著眼短期表現

統計顯示,十一月份本港強積金人均賺逾17,000元。但年初至今仍蝕44,000多元。有學者提醒,強積金屬保守及長遠投資,不應著眼短期表現。

「打工仔」的強積金戶口在連續五個月錄得負回報後,在十一月份轉賺過萬元。

強積金顧問GUM的統計指,十一月份強積金整體回報率百分之8.5,每個「打工仔」的強積金戶口賺逾17,000元,但年初至今合計蝕44,000多元。

單計十一月份,三大主要基金類別全部錄得正回報,以股票基金表現最好,回報近一成三。但年初至今各基金類別累計仍然錄得負回報,其中股票基金蝕兩成二。

負責調查的強積金顧問表示,美國聯儲局加息放緩的預期,加上中美關係緩和,刺激股市回升。

內地及本港股票基金受惠房地產救市措施及放寬入境限制等,在十一月份表現向好,不過近期疫情升溫,市場再度擔憂市況。

樹仁大學經濟及金融學系助理教授袁偉基指出:「我地基本上是蝕少一些,雖然是正數,但只是今個月是正數,基本上由年初至今,我們蝕了很多。強積金的投資一定要是保守、長遠,因為是長遠投資,所以中間有可能遇到有些經濟大型波動,好似目前的情況,導致強積金有較多的虧損。但早幾年經濟好的時候,大家每年賺到笑,政府只限了一小部分資金放在強積金,強積金絕對不足夠大家退休,可能是五分一的資金,為退休幫補一下的。」

但學者認為,強積金的投資組合可以作出優化,增加投資的靈活性及基金選擇。

積金局強調,強積金制度實施近22年來,經歷過多次經濟周期和金融市場波動,當中14個年份錄得正回報。出現負回報的年份隨後都能夠回升。

統計指上月份強積金人均賺逾1.9萬元 提醒應考慮較長線規劃分散投資風險

統計顯示,11月份本港強積金人均賺逾19,000元。

強積金顧問GUM的統計指,強積金整體回報率在連續五個月錄得負回報後,在11月份轉賺。每個「打工仔」的強積金戶口平均賺逾19,000元;但年初至今,合計蝕43,000多元。

單計11月份,三大主要基金類別全部錄得正回報,以股票基金表現最好,回報逾一成四。但年初至今,各基金類別累計仍然錄得負回報,其中股票基金蝕兩成一。

負責統計的強積金顧問表示,內地及本港股票基金受惠房地產救市措施及放寬入境限制等,在十一月份表現向好。

預期內地再度優化防疫政策,加上預期美國加息步伐放慢,有利股市表現,相關強積金表現會向好。但提醒強積金成員,應考慮較長線的投資規劃,分散風險。

GUM執行董事王玉麟說︰「若果我還有二十年的投資年期,市場短暫波幅不需要太緊張,維持一個分散投資,不會只投資單一的股票市場。若果有部分人還有幾年退休,近退休的轉為保守的投資是可以;但年輕一些,我覺得繼續維持風險配置,是一個好些的做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