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明,受疫情和樓市低迷影響,可能調低內地經濟增長預測,建議調整「清零」政策。
疫情反覆、樓市持續低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擔心對內地經濟可能帶來持續的風險,因而需要調低增長預測。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內地經濟)有向下的風險,換句話說,雖然我們預計今年經濟增長百分之3.2,明年增長百分之4.4,但由於現時前景非常高度不明朗,我們可能需要調低這些預測。」
格奧爾基耶娃接受《美聯社》訪問時,就建議內地調整「清零」政策擺脫大規模封控,採取針對的措施控制疫情傳播、加強為高危人士接種疫苗等,避免付上沉重的經濟代價;同時調整管理供應鏈的政策,留心會否波及全球經濟。
她與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伊韋拉會見德國總理朔爾茨後,都擔心中美關係緊張、俄羅斯和西方關係惡化,可能進一步損害供應鏈穩定,呼籲不要停止發展全球貿易,警告「脫鈎」、保護主義等都不能解決全球經濟的問題,反而代價很大,推動供應來源多元化亦應該謹慎。
基金組織又認為,歐美通脹仍然太高,美國聯儲局別無選擇,必須繼續收緊貨幣政策,現時是過早暫停加息,任由通脹失控對經濟影響更大。
巴克萊預計聯儲局明年三月,加息到5厘至5.25厘就見頂,但到十一月可能開始減息,美國經濟最快第二季開始衰退。
美國銀行預計加息,令美國樓市轉弱長達兩年,經濟明年中開始衰退,逼使聯儲局年底減息,屆時債息有望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