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指美國息率短期續高企 學者料本地銀行高息定存難持續

有分析認為,美國息率短期仍會持續高企,但有學者估計,隨著年底季節性因素減退,本地銀行高息定存情況將於明年年初消失。

美國上月通脹數據顯著放緩,升幅亦低過預期,市場對聯邦儲備局將會減慢加息步伐的預期上升。不過美國總統拜登重申,物價依然高企。

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毫無疑問,物價還是太高,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事情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我想明確一點,令通脹恢復到正常水平是需要時間。當我們過渡至更穩定的增長時,但我們或在過程中看到挫折。」

最新利率期貨顯示,市場預料聯儲局本周加息半厘後,將進一步縮小加息幅度,明年2月和3月首兩次會議各加息四分一厘,之後停止加息,利率將會升至4.75至5厘水平。

有分析認為,美國息口短期仍會於維持高位。

富邦銀行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潘國光指出:「我覺得他於明年減息的空間很小,因為現時通脹雖然正在回落,但仍然都在百分之七的高水平,所以他(聯儲局)要看到通脹回落至百分之五、四或三,一個比較安心的水平後,才會轉得比較『鴿』一些。」

美國加息推動港元拆息上升,增加市民供樓負擔,但就帶動近月多間本地銀行調高定期存款息率,有的甚至高於5厘,但有學者認為,高息難以持續。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稱:「通常來說銀行在結算的時間,最後做年結、製作年報時,你有多少存款、資產負債表是否好看,讓投資者參考的話,你是有需要吸納多些存款,令到帳目好看一些,所以有個別銀行提供很高的息率吸納存款,但隨著年結完結,明年年初這些因素消失,定存息率,如果其他因素不變,有機會回落。」

但麥萃才認為定存息率不會急跌,仍需視乎港元和美元息率走勢而定。他同時提醒,不同銀行的定存年期限制不同,投資者要考慮未來資金周轉的需要,小心估計個人財政狀況,以免資金被鎖死。

全球供應鏈回復正常 摩通料美國經濟有望避開衰退

全球供應鏈受疫情阻擾三年後,上月回復正常。投資銀行摩根大通預計,美國經濟有望避開衰退。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周二開始一連兩天,到國會發表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有分析相信,他的訊息主要是利率要維持高企一段時間,甚至可能示意繼續加息,收緊政策周期較原本估計更長。

聯邦基金利率可能由現時4.5厘至4.75厘,最終升至6厘左右,但除非通脹預期或薪酬增長明顯升溫,否則本月加息幅度由上次的四分一厘擴大至半厘,機會暫時不大。

受積極加息的預期推動,三個月美元倫敦銀行同業拆息曾經突破5厘,是超過十五年來首次。

曾經預計有一半機會,聯儲局要加息至6厘的摩根大通行政總裁戴蒙,接受《彭博》訪問時,覺得消費和就業仍然穩健,美國經濟有可能「軟著陸」,即避開嚴重衰退。

摩根大通行政總裁戴蒙表示:「消費者仍然有很多錢在戶口,相對於疫情前,他們消費較去年多一成,較疫情前多四成,看來他們有餘錢消費直至今年底。經濟輕微衰退是有可能,較深度的衰退亦有可能。我們通脹很可能回落,但到第四季進展仍然不足,聯儲局可能需要採取更多行動。」

他形容俄烏戰事和中美關係等,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地緣政治衝突,這些才是現時最大風險,影響遍布能源、貿易等多個範疇。

但自從內地優化防控後,疫情困擾全球三年的供應鏈樽頸似乎已解決。紐約聯儲銀行全球供應鏈指數二月跌至負0.26,是2019年8月以來首次重見負數,反映壓力消退、回復正常。

摩根士丹利預計,技術指標支持美股短期造好,但盈利等基本因素轉差,形容「熊市」反彈不會持久。摩根大通亦呼籲趁大市回升套現離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