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集團子公司獲准增加資本 分析料為監管結束訊號

阿里巴巴同系的螞蟻集團子公司獲准增加資本,有分析認為是監管結束的訊號。

重慶銀保監局上周批准螞蟻消費金融引入國企等股東,增資至185億元人民幣。

券商大和推算完成後,公司可以處理最多1.1萬億元人民幣貸款,相信去年底開始,螞蟻已接近完成監管整改。餘下的主要問題,是能否獲發金融控股和徵信機構牌照,相信三月人大、政協「兩會」後,事態會更明朗。如果順利,最快下半年有望重新上市。

螞蟻2020年曾經準備在香港、上海同步上市,但年底監管約談後暫緩行動。

阿里巴巴上季收入表現遜預期 多間大行調低目標價

阿里巴巴上季收入表現差過市場預期,多間大行調低目標價,關注短期電商復蘇進度不明朗。

阿里巴巴營業收入連續三季按年只有單位數百分比增長,而且上季內地電商業務收入下跌,差過市場預期。《彭博》引述淘寶天貓集團首席執行官戴珊,形容市場競爭激烈、人口紅利減弱,意味見底復蘇之路不容易。

多間大行雖然維持阿里買入評級,但不少都調低目標價,例如高盛就提及,投資者憂慮內地消費復蘇放緩,而且大舉投資淘寶天貓等電商業務維繫和吸引用戶、商戶,短期可能拖累業績增長,亦要較長時間才見效。

花旗補充,雲端業務大規模重組,部分產品減價,短期令增長和利潤率不明朗,將今年經調整純利預測調低百分之2.2。

但阿里重組為六大業務集團後,初步公布分拆的部署,物流業務菜鳥、新零售業務盒馬,以及雲端業務,目標在一年半內先後上市,大和就形容時間表較預期快,有望釋放股份價值,特別是虧損的雲業務,分拆後有助提升餘下電商業務的利潤率,套現後亦有更多資金回購股份。

但滙豐關注雲端和國際電商以往是阿里長遠增長動力,現時計劃分派雲集團股份給股東,即不再持有相關業務,令人懷疑當中是否有問題,相信股價短期仍然波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