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考慮是否重新向中國防疫用品加徵關稅

美國考慮是否重新向中國防疫用品加徵關稅。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開諮詢,是否恢復向81種、由中國入口的抗疫用品加徵關稅,三月七日截止。

涉及的產品包括口罩,手套和消毒濕紙巾等。

2020年底時由於全球爆發疫情,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決定豁免百分之7.5關稅,之後延長了數次,最新期限至本月底。

因應公眾諮詢,當局將關稅豁免進一步延長至五月中。

內地或加強管制出口技術 鞏固太陽能行業領導地位

內地可能加強管制出口技術,鞏固在太陽能行業的領導地位。

內地銳意發展科技,其中在環保的太陽能發電已領先,過去十年研發更大、更薄的電池硅片,令發電成本大減超過九成。《彭博》統計,內地太陽能硅片現時佔全球產量高達九成七,連同興建中的廠房,產能有望達80萬兆瓦以上。

為了鞏固優勢,商務部和科技部去年底諮詢公眾,修訂出口限制目錄,據報內容包括禁止出口超大型太陽能硅片等部分製造先進硅片的技術。

券商大和認為由於內地主導市場,而且行業入場門檻高,考慮限制技術出口,防止洩漏機密給海外競爭對手是合理,但由於不少廠商已在東南亞,甚至考慮到美國等設廠,換取稅務優惠,禁止出口無疑亦影響相關公司,所以對行業看法保持中性。

美國、歐盟等近年亦推動本地的太陽能製造業發展,例如去年美國通過法例,包括向清潔能源行業提供超過3,600億美元補貼和稅務優惠等,已吸引德國、南韓等多地廠商投資逾百億美元,在美國生產太陽能電池。

美國去年又認定內地太陽能公司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組裝,再出口到美國是規避關稅,建議向相關產品加徵關稅,但總統拜登為了發展清潔能源,推遲實施日期至明年中,控制眾議院的共和黨議員計劃召開聽證會,要求官員解釋。

中方批評美國打壓內地太陽能行業,損害全球產業鏈穩定,最終只會自食其果。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