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理解社會關注及憂慮電費大增 要求兩電盡力降低電費

政府表示,理解社會對電費大幅上升的關注和憂慮,已要求中電及港燈盡力降低電費。

署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浩濂稱:「在現時的經濟氣氛下,政府認為兩電應該肩負社會責任,盡力與市民共渡時艱,故此在與兩電商討2023年電費調整的多輪談判中,我們明確要求電力公司用盡一切的方法去降低電價,以低今次主要因為全球燃料價格上漲的電費加幅。我們會按《管制計劃協議》,繼續嚴格審核兩電的資本開支,確保電力公司只能夠按香港的實際需要進行投資,控制其資本投放可以最大程度壓低電費水平。政府亦一直監察電力公司的燃料價格和採購機制。」

議員不滿停電後限時內恢復有「獎賞」 當局稱與兩電中期檢討時提出

政府今年將與兩電就《管制計劃協議》展開中期檢討,多個立法會議員要求更改現行賞罰機制。

港燈接駁後備電纜引發短路,由於在限時內恢復供電,反而可獲五百多萬元「獎勵」,引起爭議。在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多名議員認為機制不合時宜。

實政圓桌新界西北議員田北辰指:「我認為要像港鐵般『有罰無獎』,懲罰與時間掛鈎,出事後早些恢復電力,便懲罰少一些。」

經民聯工程界議員盧偉國說:「我記得小時候,無論基層、有錢家庭,櫃桶一定有蠟燭,因為那時候停電是常態。現時技術、市民要求不同,獎懲機制是要檢討。」

有議員質疑兩電無控制好成本。

民建聯香港島東議員梁熙稱:「現時交電費的燃料調整費不斷上升。在一般市民眼中,如果燃料調整費百分百由市民負擔,我們不會相信你會買最合適價錢的燃料。」

中電總裁蔣東強認為:「中電今年基本電價,已經連續三年維持同一基本電價水平。」

港燈營運董事鄭祖瀛表示:「港燈採購燃料上都是受政府監管,天然氣長約全部交給政府監察才簽約。」

亦有議員認為,要調低兩電百分之8的准許回報率,政府稱持開放態度。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能否調低准許回報率,其支出政府能否有多些監管,或為其支出提高透明度、賞罰機制等,我們都打算在中期檢討時,與兩間電力公司逐一討論。」

當局又稱,長遠希望調整供電策略,亦計劃在將軍澳興建接電站,接受內地零碳能源,希望有助減低電費。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