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通脹有升溫跡象 上月CPI按年升2.1%

內地通脹有升溫跡象。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一月按年升百分之2.1,升幅是三個月以來最大,與市場預期相近;按月亦由持平轉為升百分之0.8。

反映企業成本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連續四個月按年下跌,一月跌幅擴大至百分之0.8,但按月跌百分之0.4,跌幅較去年十二月收窄0.1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解釋,由於放寬防疫和農曆新年效應,消費物價上升,當中鮮菜按月升近兩成,但由於生豬供應持續增加,豬肉價格跌近一成。出行和文娛消費需求大幅增加,支持機票和交通工具租賃費分別升兩成和一成三,電影和旅遊價格亦升約一成。

內地上月通脹按年回升 分析料中央將出台政策支持經濟

內地上月通脹按年上升百分之0.2,但按月比較連跌四個月。分析相信,中央會出台政策支持經濟。

國家統計局公布,五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按年升幅由逾兩年低位略為回升,至百分之0.2,符合市場預期。但按月跌幅擴大至百分之0.2,連跌四個月。

受惠食品供應充裕,食品價格按月下降百分之0.7,當中蛋類及豬肉價格分別跌百分之1.3及百分之2;鮮菜跌幅百分之3.4。

假期後出行需求回落,機票及交通工具租賃費價格均下跌百分之7.2。

高富金融投資總監梁偉民表示︰「當全球通脹高企,但內地通脹偏低,這個代表內地經濟動力較弱,令到物價難以回升。我認為短期確實是需要多一些刺激經濟政策,但大水猛灌(的方式)我始終覺得個機會不太大。(中央)知道若大水漫灌其實短期是可以刺激到經濟,但後遺症基本上會是很多。」

至於反映企業成本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連續第八個月下降,按年跌百分之4.6,跌幅是2016年2月以來最大。

國統局表示,上月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整體下行,國內外工業品市場需求總體偏弱,加上受去年高基數影響,令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跌幅擴大。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