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狀況受質疑的投資銀行瑞信,大股東表明不會再注資,加深市場對金融危機的恐慌。瑞士央行其後表明可以提供資金,嘗試緩和外界憂慮。
美國矽谷銀行等突然倒閉,引發全球對急速加息後金融風險惡化的恐慌。而且蔓延至屬於有系統重要性銀行之一的瑞信,事緣面對連續多季虧損,客戶資金流走,而且財務狀況受監管部門質疑。
去年配股集資後成為大股東,在瑞信持股近一成的沙特阿拉伯國家銀行,主席胡達伊爾更表明,絕對不會再提供資金,其後解釋因為法規對持股有限制,所以不能再增持。
言論觸發瑞信股價周三曾急瀉三成、再創新低。債務違約風險升至新高,相當於金融海嘯時水平。
在傳出鄰國政府和大型銀行施壓,要求瑞信尋求政府協助後,瑞士金融監管部門和央行發表聯合聲明強調,瑞信滿足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資本和流動資金要求,需要時會提供流動資金支持。
現時看不到有跡象顯示,美國銀行業的震盪影響當地金融機構,將會密切監察事態發展。
《彭博》引述消息指,瑞信和當局曾討論更多挽回市場信心的選項,包括更大規模重組、剝離瑞士業務,甚至與同業瑞銀合併等。
據報美國財政部和歐洲央行分別檢查兩地銀行業涉及瑞信的風險。暫時歐洲央行判斷,是個別銀行的問題多於系統危機。花旗、美國銀行和摩根大通等,牽涉的風險就很微。
但市場已紛紛先遠離「風眼」。例如法巴不再接受與瑞信有關的衍生工具交易。標普全球統計,沽空歐洲銀行股等的淡倉,一周內升半成至超過157億美元。
全球最大基金公司之一的貝萊德警告,矽谷銀行倒閉,是過往寬鬆貨幣政策的代價,擔心美國持續加息下,更多地區銀行有風險,即使未知會否有更多銀行倒下,但放貸等活動難免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