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財務狀況受質疑 學者指本港銀行擁高資本充足率面對風險暫不大

投資銀行瑞信財務狀況受質疑。集團其後獲瑞士央行借出最多500億瑞士法郎補充資本。有學者認為,香港面對的風險暫時不大。

美國矽谷銀行突然倒閉,引發全球對急速加息後金融風險惡化的憂慮。危機更蔓延至屬於有系統重要性銀行之一的瑞信。

經歷客戶資金流走、連續多季虧損,財務狀況受監管部門質疑。持股近一成的大股東、沙特國家銀行周三又表明不會再注資。雖然其後澄清是法規所限不能再增持,但已觸發市場恐慌。瑞信股價當天曾急瀉三成、再創新低,債務違約風險相當於金融海嘯時水平。

瑞士金融監管部門和央行雖然強調,瑞信滿足最高資本和流動資金要求,但需要時會提供流動資金支持。

瑞信其後宣布,向瑞士央行借入最多500億瑞士法郎、相當於超過4,200億港元,額外補充流動資金。當中約30億瑞郎用於提前還債,改善財務狀況。

有學者認為,現時是市場出現信心問題,根源是流動性不足,處理得不好,隨時演變為金融危機。至於香港現時面對的風險就不大。

浸大會計、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麥萃才說︰「(香港)銀行內的資本充足比率是很高、比國際性標準高很多,所以即使出現一些虧損,會否導致銀行倒閉?(機會)相對較微。但如果是有更多金融機構因為相關事件牽連而倒閉,香港的金融機構有關連交易的話,屆時可能或多或少受影響。」

據報美國財政部和歐洲央行分別檢查兩地銀行業涉及瑞信的風險。暫時歐洲央行判斷,是個別銀行的問題多於系統危機。

美財長強調不會為所有存款「包底」 暫無意討論擴大法定保障

雖然銀行業信心危機持續,但美國財長耶倫強調,不會為所有存款「包底」,暫時無意討論擴大法定存款保障。

時事通識:AT1

矽谷銀行突然倒閉後,美國不少中小型銀行亦流失存款。財長耶倫出席參議院聽證會時,強調首要是穩定金融系統,重振公眾信心,但強調只會逐次考慮是否為所有存款「包底」,不會全部都獲保障,現時亦無意探討擴大法定存款保障。

美國財長耶倫說:「我沒有考慮或討論過任何關於無限存款保險或擔保。我們未來可以討論250,000美元存款保障是否合適水平,或整個系統是否應該某程度上改變,我現時不打算討論此事。」

多間中小型銀行就嘗試自救,西太平洋合眾銀行透露,今年來存款流失達兩成,降至271億美元左右,但情況近期已穩定下來,而且獲私募基金阿波羅旗下公司提供14億美元融資。截至周一,又通過聯儲局和業界組織得到163億美元流動資金。所以因應市況波動,擱置原來的集資計劃。

摩根大通等多間大銀行,上周就向第一共和銀行存款300億美元以示支持。據報摩通行政總裁戴蒙曾與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布雷納德會面,可能研究加碼援助等。

為了保留財務實力,第一共和銀行所有管理層決定放棄今年的花紅。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即日起連薪金都沒有。

出現信心危機的投資銀行瑞信,就由同業瑞銀收購,但瑞士政府指令,瑞信發行的160億瑞士法郎額外一級資本債券AT1強制減值至零,引起投資者不滿。美國有機構準備入稟,在法庭挑戰相關決定。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指,香港、日本和新加坡都有大型銀行暫時擱置發行新的AT1,直至市況穩定下來,可能需要先修訂條款。有交易員透露,在香港暫時沒有任何AT1準備發行,估計最快下半年才會重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