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實名制正式實行,未完成同意授權登記的投資者,將只能沽出股票,而不能夠買入。證監會表示,首日運作順暢,未來繼續與業界保持溝通。
投資者識別碼,即是俗稱的「港股實名制」正式實施。如果投資者仍未向銀行或證券行完成同意授權登記,由現在開始,只可以沽出,而不可以買入股票。即使投資者即日完成授權登記,亦要翌日先可以落買入指令。
有券商指,已經有約九成二客戶完成登記,但亦有業界指,部分中小型券商的登記比率仍然低。
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會長陳志華說:「我們行家打電話給客戶,或者發了電郵給他們,他們又不看,都沒有辦法。證監會方面,只是在社交媒體專頁方面做過一兩次宣傳。」
證監會指,首日運作順暢,未來會繼續保持與業界溝通。
證監會市場監察部執行董事梁仲賢稱︰「我們看到市場運作,以及市場系統大致暢順,我們看不到有甚麼問題,未來我們會繼續與業界和交易所保持聯繫。」
港股實名制是指受規管中介人如證券商,在聯交所落交易指令時,除了券商編號,還要附加客戶的識別編號,目的是要令證監會更適時及有效地監察市場,打擊造市行為。
全球主要股市,包括中國、美國、歐盟、澳洲及新加坡,在過去十年陸續實施相關制度。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李惟宏表示,適當監管有利維護市場及保障投資者,不認為措施會影響本港市場交投及吸引力。
金融服務界李惟宏指出︰「整體市場吸引力 、競爭力,以及投資者在市場有足夠的流通量,以及可以得到一個理想的回報,這些因素坦白說,更重要令到投資者進入一個市場,只是單單因為投資者識別碼,暫時未看到有很大的資金離場。」
李惟宏相信加強監管是全球趨勢,但需要在發展當中取得平衡,期望監管機構積極與業界保持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