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又叫做精釀啤酒的手工啤,種類越出越多。疫情過後,這個小眾的啤酒市場發展又如何呢?
這間連鎖酒吧今年二月開始售賣精釀啤。主要進口東南亞精釀啤酒的Vinod,現時每個月都會向酒吧供應大約五百瓶酒。
精釀啤酒代理商Vinod稱:「老實說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們看到了銷售的大幅增長,因為這是非常新穎的。但在每個人都嚐過後,銷售量有些下滑,然後我們不得不意識到需要一點策略。我們僱用了一些促銷專員,推廣精釀啤酒,告訴顧客這個啤酒味道很好、很獨特。」
自從二零零八年,政府取消了除烈酒之外的酒稅,香港人均飲酒量按年遞增,直至二零一七年達到高峰,之後就開始逐步下調。業界認為,有別於其他酒類,精釀啤酒市場規模相對細,所以仍有一定發展空間。
香港精釀啤酒協會會長Jason指出:「暫時因為精釀啤酒佔有率依然比較低,在整體啤酒市場,以我的們的數據見到,大概是兩、三個百分比。所以我們的關注點仍然還是在做大這個餅,令到我們由兩、三個百分比,去到接近外國百分之十幾的市佔率。」
他指出,隨著本地產量增加,達到一定生產規模,就可以令成本降低。而近年精釀啤酒的售價跟大規模生產的工業啤酒拉近,令精釀啤酒更容易被一批飲開工業啤酒的人所接受。
Jason表示:「其實你走進一間超市,你會發現大品牌的啤酒和手工啤酒價格可以相差幾倍,因此對於消費者來講是一個都幾大的阻礙。但是近幾年隨著本地啤酒銷量大,成本開始可以更加低,其實本地的啤酒去到超市見到二十幾元,已經是一個好正常的價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