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經痛往求診 醫證患敗血症

經痛是許多女性都感受過的痛苦,但患有子宮肌瘤的女性,有時候不是非一般的痛,而是極大痛楚!

台灣一名中年女子,年輕時就被診斷有子宮肌瘤,由最初的靠服藥可解決,到了一經痛便全身盜汗的嚴重程度,要靠打針才能舒緩。

一次她又經痛發作,到急症室求醫,她痛得身體不能坐直,連踫一踫也不行。醫師診斷到她有腹膜炎,要替她安排檢查,但她堅稱自己只是嚴重經痛,打了一支止痛針便堅持要離院。

但過了兩天,她清早五、六點便被丈夫再送往求診室。她面色蒼白、全身冒汗,醫生檢驗時發現她血壓極低,基本上已處於休克狀態。

她被馬上送往輸血、做腹部超音波檢查、心電圖監測等,醫生判斷她已患上敗血症,體內白血球數量極低,腎臟亦已開始衰竭,生命岌岌可危。

這名女病人事後被安排洗腎,最終保住了肺部和腎臟兩大器官的功能,病情得到了控制,從死神手裡逃了出來。

為什麼經痛會變成敗血症呢?據醫師解釋,這名女病人其實是感染了A型鏈球菌,是嗜肉菌的一種,當一個人免疫力正常時,這種細菌會受到管束,但當免疫力下降時,細菌就會大量繁殖,不受控制。女性於經期時,較易被感染,寄生菌就變成了致病菌,會侵蝕器官,甚至惡化成敗血症,導致多重器官衰竭。這個女病人原來當時肚內已有大量腹水,只是她把痛楚跟經痛混在一起,也沒想過自己會得了如此嚴重的疾病!



熱到「焫着」喝凍飲消暑 熱飲養生才是健康王道?

近日內地一名男子,在身體不適步入醫院大堂期間,口中突然嘔出鮮血達1000毫升,並以達到休克初期,神智朦朧,全因患上「賁門黏膜撕裂造成的上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坊間傳聞凍飲壞處多,運動後喝會令血壓上升、血管收縮等傷身之說,熱飲養生又是否健康王道?

坊間有指運動後喝凍水,會引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仁安醫院註冊營養師方敏琪指目前沒有足夠研究顯示,運動後喝凍飲對身體有不良影響;強調不論是什麼溫度的飲品,緊記運動前後必須攝取足夠水分,確保身體不會缺水。

香港都會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課程總監、註冊營養師黃蘊芝補充,清水、清湯和淡茶都是比較健康的水分來源。水參與人體的生化反應,不論飲用室溫水、溫水或冷水,皆可以為人體補充水分、調節體溫、幫助消化、帶走新陳代謝的產物,以及預防便秘。故此,選擇凍飲抑或熱飲,很大程度上是個人喜好。

但要留意凍水會刺激食道,氣管敏感、哮喘患者不宜。相反,飲用溫度太熱的飲品,會傷害舌頭和食道細胞,長期可導致細胞變異,引發癌症。黃蘊芝提醒,避免喝得太急或短時間內大量喝水,否則會刺激腸胃造成負擔,並引致俗稱「水中毒」的低血鈉情况。

營養師認為飲品冷熱皆可,但中醫對食物冷暖溫度另有見解。仁濟醫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葵青區)註冊中醫梁倩鈺表示,寒冷食物與體溫相差太大,身體需要動用本身的陽氣中和食物陰寒之氣,尤其會損害脾胃陽氣,影響脾胃運化功能。然而,過熱食物亦未必有利健康,經高溫烘焗、油炸的食物具溫熱特性,可引起典型上火表現如喉嚨痛、生痱滋。平時少吃生冷食物,多做戶外運動曬太陽,作息規律,都有助儲備陽氣,增加喝凍飲的「本錢」。夏天喝凍飲的確透心涼,但最好少喝淺嚐「過口癮」為妙。

雖然打好底子可以偶爾喝凍飲,但經常飲凍飲令脾胃功能差,影響運化功能。梁倩鈺提醒,水濕痰飲滯留在腹部,就會容易形成肚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