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新冠肺炎後遺症的「長新冠」症狀令人困擾,註冊高級物理治療師李嘉文淺談「長新冠」的成因,一般康復者容易疲倦、氣喘、長期咳嗽、失眠、記憶力下降,還有俗稱「腦霧」思考遲緩等,治療師介紹針對性的「復元五衡法」康復療法,包括齊運動、常思考、勤學習、有規律、學放鬆。另會示範「長新冠帶氧復康操」五式,鍛鍊下肢和全身肌肉,改善氣喘等情況。
長新冠帶氧復康操
/public/article/images/202212/633298f5-1bff-4dec-85a7-5244c27091ba.png)
患有新冠肺炎後遺症的「長新冠」症狀令人困擾,註冊高級物理治療師李嘉文淺談「長新冠」的成因,一般康復者容易疲倦、氣喘、長期咳嗽、失眠、記憶力下降,還有俗稱「腦霧」思考遲緩等,治療師介紹針對性的「復元五衡法」康復療法,包括齊運動、常思考、勤學習、有規律、學放鬆。另會示範「長新冠帶氧復康操」五式,鍛鍊下肢和全身肌肉,改善氣喘等情況。
世衞讚揚中國迅速推動長者接種新冠疫苗;英美就分別有研究指,接種疫苗有助新冠患者減少出現長新冠徵狀。
內地的新冠疫情近日稍為緩和,世衞免疫、疫苗和生物製品司司長奧布賴恩,讚揚中方在推動長者接種新冠疫苗及加強劑方面進展迅速。截至今年一月,全球有八成三人已打針,世衞強調,有證據顯示接種疫苗的好處,遠遠大於疫苗帶來的潛在風險。
美、英分別有研究指,接種疫苗有助確診者減少出現長新冠徵狀。來自美國馬里蘭州健康科學統一服務大學的科研團隊,觀察研究1,800多名、在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期間染疫的成年新冠患者,當中約七成七人染疫前無接種疫苗。
科研團隊研究他們染疫後一年內情況,發現染疫後無打疫苗的人,比之後有打針的,更易因涉及肺部及神經的長新冠徵狀,要尋求治療;而如果在染疫後1至12個月內至少打一針,出現長新冠徵狀的機率估計減少四成一。有關報告周四在美國醫學會刊物刊登。
醫學權威期刊《心臟病學研究》亦刊登英國一項研究報告,根據2020年3月至11月、新冠疫苗面世前16萬人的健康紀錄,發現該段時期確診的人,染疫後首三星期內面對死亡的風險,較疫苗面世後高出80倍以上;同時亦較易在染疫後第22天起,出現涉及心臟的長新冠徵狀,甚或持續18個月。
英國有醫學教授認為,這些研究報告進一步印證接種新冠疫苗,有助減少出現長新冠徵狀及重症。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實驗醫學教授奧彭肖表示:「若病毒從肺進入循環系統,進入心臟,一定會通過血液,疫苗發揮極好作用,將抗體引進血液,我認為疫苗有非常清晰的機制,去防止心臟併發症出現。」
他又表示,疫苗在鼻黏膜表面產生的抗體,或可阻擋病毒進入嗅覺神經,避免干擾到嗅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