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 社評摘要(一)
/public/mcm/images/202209/ecad50f4-2292-498c-ab36-bdbf0becfeb3.jpeg)
星島日報社論:適齡學童人口減少,觸發殺校潮,教育局在聽從學界意見後,決定在新學年,一律將資助小學叩門位減少一個,希望可減少學校之間爭奪學生的壓力。新政策原意雖好,卻令家長對心儀學校的叩門機會大減,甚至觸發其安排子女入讀直資學校或私校,反而令弱勢學校收生不足問題變得更嚴峻,加快學校被殺的步伐,結果變成好心做壞事。
信報社評:勞動人口持續萎縮,求職需求相應下跌,使得失業率偏低成為美麗的誤會。輸入外勞理論上能夠補充人手,問題卻是處理輕率的話容易衍生勞資糾紛,甚至社會矛盾。香港經濟前景內外交困,除必須考慮如何妥善輸入外勞,還要顧及怎樣應對熊市危機,慎防走出疫情,卻一頭栽進另一逆境。
明報社評:區議會修例草案出爐,今天在立法會首讀。反修例風暴後,中央落實愛國者治港,以往區議會確實存在不少問題,事事泛政治化情況尤其嚴重,改制有其必要,至於出來的效果好不好,則取決於方案細節。當局未來要以行動證明新的區議會確實比以往更務實為民,有助良政善治。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