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近六成受訪基層不滿公院急症室服務 倡增加診症名額等

有團體調查發現,近六成受訪基層市民不滿公立醫院急症室服務。

社區協會組織4至5月以電話訪問241名基層市民,發現有七成三人有需要時,第一時間會到公立醫院求醫,但分別有半數及近六成受訪者不滿公立醫院普通科門診及急症室服務,主因是候診時間長、診症時段太短及很難預約。

組織指公立醫院診症名額不足,令基層求醫無門,加上健康資訊不足,亦難物色適當基層醫療服務,間接加長公營醫療等候時間,建議成立專責機構管理基層醫療系統、延長普通科門診開放時間及增加診症名額,加強與私營醫療合作,例如增加資助市民使用私家診所等。

廣華醫院新急症室周三投入服務 院方承諾確保新舊急症室「無縫銜接」

廣華醫院新急症室周三上午七時半投入服務,入口會搬到碧街,院方稱會確保新舊急症室「無縫銜接」。

廣華醫院新急症室入口位於碧街,救護車可以停泊在急救病房旁,以便病人更快得到治療。至於自行來求診的市民,由碧街進入,離開時經新大樓取藥。新急症室周三早上七時半啟用。

廣華醫院急症科部門主管陳東寧表示:「如病人真的在七時半前到新院,如需很急、很急情況下,我們會提供服務;反之,如病人七時半後到舊院又如何?我們都有承諾,如真的有很危急、很危急病人去到舊急症室,都會提供服務。我們會有醫護人員在那裡,如剛才所說,我們會服務到最後一位已登記的病人離開,才停止營運。」

新急症室面積增加2.6倍,達6,400平方米,輪候時間可縮減多少?

廣華醫院行政總監鄧錦成稱:「我們有了新40張病床的急症病房,處理病人整個流程有不少轉變、不同。以前要等有床位才可上病房,可能在短時間內出到院的病人,其實很多可能變成在急症病房可解決了,就未必需收入醫院,這亦會對等候時間有很大幫助。」

陳東寧說:「自己來、行得走得的,我們就會在急症室等候區輪候,如輪床、輪椅的就會進入病格,不同類別病人會在不同空間作診治和跟進,在這情況你可想像,病人等候空間與舊院很大分別。」

新急症室會有五個做急救的地方,其中兩間互通,方便同一隊醫療團隊同時照顧兩間房的急救病人。

院方亦會在新大樓的無障礙洗手間內,安裝病人定位監察器,加強保護病人安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