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寵茂指通關需考慮最新數據作決定 何永賢冀改善市民居住環境

抗疫、土地房屋、創科,以至青年政策,都是新一屆政府重點工作,相關的候任局長都各有想法。

疫情反彈,通關亦無期,新政府上場會否推動「全民檢測」,候任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指要研究。

候任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指出:「我在內地看到很多好政策,但這些政策那些適合,在香港『落地』呢,是需要通過研究香港的數據,以及跨部門的統籌才可以。對外及對內地的通關,毫無疑問是關係到全香港市民的民生、經濟問題,至於哪一邊的關會開快一點,我想都是要考慮最新數據,才可以作出決定。」

他又指,香港醫療須繼續變革求進,包括優化公私營醫療、將本港醫療技術及科研等,融入大灣區。

另一個老、大、難的房屋供應問題,候任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指,希望改善市民居住環境。至於能否縮短公屋輪候時間,她指上任隨即會聯絡業界研究。

候任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說:「大家都說房屋工作是重中之重、刻不容緩,亦有人形容這個團隊是一個『擸起衫袖』的團隊,我發覺不自覺都『擸起衫袖』,是即刻要馬上行動的行動型。(公屋輪候時間)數字是一個結果,目標應是用盡所有方法加快房屋建設,即使只快一個月、兩個月都要爭取。」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由工聯會麥美娟出任,她強調自己經驗不只勞工政策。

候任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表示:「我93年開始做區議員,再早之前我88年開始,參與社區活動做青年大使。希望大家放棄立場先行的感覺,大家都可以用一個客觀(態度)。」

同樣來自立法會,之前在城大任教授的孫東出任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指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候任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稱:「我對香港科技生態有深入了解,我對世界科技發展的形勢有一定認識,我與香港的科技界各界別各團體有很多重要聯繫。」

他指雖然在北京長大,但用廣東話溝通亦絕對無問題。

盧寵茂明起率團訪問上海三日 將出席中國器官捐獻日活動等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率團到上海,明日起進行三天訪問。

期間將出席由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主辦的「中國器官捐獻日」活動,及拜訪上海市衞生健康委員會,以持續加強兩地在醫療衞生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代表團亦會到訪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考察專科醫療中心的運作和智慧醫院建設,亦會到訪當地社區衞生服務中心,並與在上海居住的港人會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