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新增確診徘徊近三千宗 當局指個案或上升籲緊守社交距離措施

本港新增2,992宗新冠病毒個案,其中219宗屬於輸入病例,再多兩名患者離世。

確診個案繼續徘徊在近三千宗,新增本地感染2,773宗。

筲箕灣匡智愛東宿舍3名院友及1名員工確診,18名院友要隔離檢疫。

大埔匡智松嶺第三校也有一名學生染疫,早前已因家人確診而檢疫,全班共四個學生,須停課一星期。

早前出現爆發的元朗博愛醫院田家炳護養院,涉及的病房無新增個案。但護養院另外兩個病房就有三名員工確診,當局正調查個案是否有關連。

至於變異病毒株BA.2.12.1多46宗個案,包括34宗源頭不明。而懷疑BA.4或BA.5就多9宗,其中3宗源頭不明,患者分別居於北角恒景園、銅鑼灣摩頓台灣景樓及新屯門中心六座。

當局指,雖然近期涉及BA.4或5的個案上升,但比例仍少於百分之一,會密切留意情況;又指確診個案仍有機會上升,呼籲市民緊守社交距離措施。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出:「確診個案我們會觀察,之前預測都是根據以往幾星期的趨勢,如果一切不變有機會上升,但如果大家謹慎,留意更多社交距離情況,或少了出外等,當然有機會升得不快。」

另外,公立醫院多兩名患者離世,分別70及85歲,均來自院舍,分別患有腎癌及多種長期病患。

高拔陞憂新冠流感雙重夾擊 多個因素影響是否再放寬入境檢疫等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稱,海外出現新變異病毒株,加上新冠流感雙重夾擊,令人擔憂,但會否對公立醫院造成極大壓力,甚至影響入境檢疫進一步放寬,視乎多個因素。

本港疫情近期平穩,不過政府提醒,新變異病毒株BA.2.75成為部分國家主流,而輸入個案陽性比例增加,加上預期今年流感會夾擊,不能掉以輕心。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在本台節目《講清講楚》稱,衞生署暫時發現到數宗BA.2.75個案,而有限海外數據顯示,其重症比例跟本港現時流行的BA.5差不多。他指近日入院人數微升,雖然跟輸入個案無關,但不能鬆懈。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稱:「看回鄰近地區,很多時你有新的變異病毒株佔的比例愈來愈高時,需要住院人數增加,或者確診個案高了,當然這是受多個因素影響。」

連同流感夾擊,會否嚴重影響本港公營醫療服務,甚至不應該這段時間放寬入境檢疫至「0+0」?高拔陛就稱,仍要考慮疫苗接種率能否再推高,有否及時求醫用藥等多個因素,若單純參考疫情前冬季流感高峰期,非緊急服務的影響不算大。

高拔陛指出:「以往通常我們都是短時間,例如一、兩周,所以不會出現如上兩個月,要明顯調節服務。很多時我們始終是華人社會,很多朋友例如預約手術都要過完年或者過了初十五,所以這方面需求不是那麼大。香港我們戴口罩較多,這方面是有一定幫助,但相反甚至在北半球國家,它今年初曾爆發流感,變相他們免疫保護多些,我們一直無爆發,免疫又會少一點。」

受夾擊前,非緊急服務仍未能恢復至百分百,高拔陞認為,跟疫情無關,而是近年醫護,尤其麻醉科及手術室護士,流失嚴重,需時填補人手。他期望透過大灣區醫護交流計劃,分批有內地醫護來港,在疫情高峰時,可同時補充人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