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財月底卸任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 將續跟進跨領域相關議題

安老事務委員主席林正財月底卸任。他回顧工作時說,即使疫情再嚴峻,都不應禁止家屬到院舍探訪親人。

加入安老事務委員會近20年的林正財,做過委員、副主席及主席。他說社會對安老議題關注多了好多,形容擔任主席六年不停「打仗」。

第一場是2017年推出《安老服務計劃方案》,他走訪十八區,向公眾解釋「居家安老」政策。

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說︰「可算是一個頗大的轉變。還記得當時接很多抗議信,很多人來舉牌說政府沒良心,因政府想『卸膊』,不想建那麼多安老院,便丟長者到街上。」

第五波疫情是另一場仗。

林正財表示︰「見到安老院情況大爆發,急症室門口很多安老院的長者排著隊躺在床上。那些情境今日都歷歷在目,心情都很難受及焦急,可說是沉重的教訓。到第五波較平靜時,政府做了大量工作,現時可說安老院及醫院的合作,好了很多。」

林正財住在安老院舍的母親亦在疫情期間離世。他說,即使疫情再次嚴峻,都不應一刀切禁止探訪。

林正財稱︰「我很明白那種無助的感覺。見到很多長者其實受最大的苦,未必定病毒帶給他們的苦,見不到家人情緒低落,甚至求死的意願。其實該等的痛苦,可能對某些長者來講,這個苦更大。即使我們用更嚴格的措施,但都留空間給長者及其家人,叫做有得選擇。」

長遠至言,林正財希望將安老納入醫療體系,令兩者有協同效應。

至於業界長期面對人、地短缺。他建議政府全力覓地起樓的同時,亦不要忘記建院舍,亦應放寬安老院不能高於24米限制。人手方面,他覺得要輸入外勞解決。

他相信接任的李國棟會努力推動基層醫療,亦希望他可研究長期護理融資,帶動市民討論。

林正財說,即使卸任安老事務委員會,亦不會在安老工作退下來。未來會繼續跟進跨領域的相關議題,包括推動討論長者房屋政策。

【無耆不有】義教中國舞 助殘疾人及長者尋快樂

有年過六旬的中國舞導師把舞蹈視為義工服務,教殘疾人士和長者跳中國舞,期望教與學都能從中感受到快樂。

63歲的鄒文輝,過去二十多年一直義務教授長者、婦女及殘疾人士跳中國舞。這天,他和一班學員為接下來的演出綵排。

中國舞導師鄒文輝表示:「即使輪椅人士只有上身(可活動),同樣靠眼神、身體、表情,也可傳情達意,亦可與健全人士一起合作做出特別的節目。」

伍強在六年前邀請鄒文輝到他的機構去教跳舞,伍強自己也參與其中。他們後來組成一隊包括輪椅人士的義工團,去探訪老人中心等機構和教授中國舞。

香港復康力量董事伍強稱:「有些長者行動也不太方便,也是坐著活動。我們與一些長者溝通及示範,讓長者發覺坐著輪椅、活動能力較弱也可參與。」

Doris跟鄒文輝學跳舞兼做義工已經有五年,覺得舞蹈需要舞者的投入,而越投入,感染力越強。

Doris說:「當你在台上或在服務環境中,去跳《荷花香》,叫他們一起唱歌,那份共融(氛圍)很強烈。在一個很短暫的時間裡得到認同及感受他們的喜悅,回報我們。」

鄒文輝指出:「我將它轉化成為眾生而舞,我覺得這個過程更有意義、更有挑戰性,以及覺得人生生命很有意義,真的是生命影響生命。」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