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超指安心出行等未能發揮作用 曾祈殷認為措施仍有存在價值

隨著入境檢疫放寬,本地措施如四人限聚令、使用「安心出行」和「疫苗通行證」,是存是廢,專家有不同意見。

入食肆前掃一掃,是疫情下的指定動作。這類主動查核表列處所,必須掃描「安心出行」及出示「疫苗通行證」。

到商場及超級市場等非主動查核處所,則只需用「安心出行」,但大部分人都沒這樣做。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安心出行」的追蹤功能及「疫苗通行證」鼓勵打針的作用,現時都發揮不到。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問題是人流很大,根本上沒人理會及掃,亦沒有查核,這個(措施)從來沒用過,亦無發揮其作用,留下來做甚麼?『疫苗通行證』做得太久,要發揮的作用都已發揮。叫人打三針又如何?一年前打第三針,保護能否持續那麼久?所以漸漸『疫苗通行證』,所謂三針的意思都打了問號。」

當局已宣布周四起放寬部分社交距離措施,但維持四人限聚令,梁子超批評已「名存實亡」,亦有礙吸引旅客來港。

梁子超說:「在香港的鬧市四處逛,每一處都不只四個人,警察會否見到人多走來執法?是不會的。若仍維持這些措施,某程度上是趕客。」

不過,同為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的曾祈殷就認為,兩項措施仍有其存在價值。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稱:「在『安心出行』中,可以知悉他們是紅碼、黃碼、藍碼等。我想大家不要忘記疫情未完結,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未來我們相信都會像季節性流感,都需要每年接種。有沒有機會全民打第四針,暫時還是未知之數。」

曾祈殷指當局應考慮按場所風險,逐步調整措施適用範圍。

【講清講楚】孔繁毅指現時室外毋須戴口罩 料針對XBB疫苗年底推出

近日天氣持續酷熱,港大專家孔繁毅認為,即使仍處於此波疫情高峰,在室外毋須戴口罩。

酷熱天氣警告連續生效多日,在街上戴口罩就更覺侷促,但不少市民仍繼續這個習慣。港大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在本台節目《講清講楚》指,毋須太擔心受到感染。

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稱:「在室外真的不需要佩戴口罩,因為基本上空氣流轉都好足夠,比在負氣壓病房更加好。反而一些高危人士,指的若是長者,或是長期病患者在室內,尤其是多人的室內地方,包括一些在公共交通工具裡、人多的地方,在室內就可能需要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一些高峰情況。如果高峰回落後,其實可以選擇,都可以脫去口罩。」

現時全球各地正流行XBB病毒株,他預計年底專門應對XBB的第三代一價疫苗將會推出。相對病毒變種速度,疫苗研發滯後不少,孔繁毅相信會越來越貼。

孔繁毅指出:「他們短時間已經將疫苗抗原,轉了最新、現時流行的病毒株,變相雖然每半年變一次,但也追得很貼。另外是一些臨床研究可能較簡化,可能不用太多測試,可能有適當數量人士接種了,發覺安全有效便已足夠。」

他稱從醫管局以及瑪麗醫院的數字,相信此波疫情高峰或要兩、三星期才慢慢回落;又認為接下來幾年,有機會每半年都有高峰,但隨著在人群中建立的免疫屏障鞏固,疫情會一波比一波緩和。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