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夥外國院校研發磁力導航內窺鏡 管道較幼可達更深入位置

中大與外國院校合作研發出新的內窺鏡,以磁力導航,直徑只有傳統內窺鏡的一半,可以到更深入位置,病人亦毋須麻醉。

現時檢查腸道的內窺鏡,管道較粗,不少人想起都會有點卻步。中大醫學院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合作研發的新內窺鏡用磁力導航,透過體外磁場裝置,就能控制鏡頭活動。管道直徑只有4.3毫米,是傳統款式的一半,可達到更深入位置,如小腸至十二指腸,同時減低病人不適,因而毋須麻醉,正進行臨床前研究。

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主任趙偉仁稱:「我們希望在這中心內,用不同重量的動物,測試儀器是否如此精準;第二就是大小,即技術未來不只用在成人身上,小童應用有沒有問題?雖然我們用磁場導航內鏡,但我們不需大家有何準備或擔心,你們帶著金屬物都可在現場,就知道磁場範圍很局部及細小。」

研究團隊希望日後完成臨床測試,能夠將這款內窺鏡擴展至普通診所使用,令腸道檢查可變得更普及。

新內窺鏡在科學園一個醫學科研峰會展出。中大醫學院亦引入同樣以磁力導航的納米機械人,能進入血管、腸道,無創地治療血栓及傳送藥物。

中大分析逾1.4萬名確診院舍長者數據 稱新冠口服藥最高可降逾八成重症率

中大醫學院分析逾1.4萬名確診院舍長者數據,顯示新冠口服藥最高可降低逾八成重症率。

中大醫學院在去年二至三月,收集14,617名83至85歲確診院舍長者數據。當中三成半獲處方默沙東新冠口服藥,百分之3.3則獲處方輝瑞口服藥;其餘六成人就沒有服用。團隊跟進三十日病情,發現服用新冠口服藥的患者入院率同樣降低五成四,重症風險就減少六成五至八成三。

中大指,衞生署最新數據顯示院舍長者二次感染率高達七成。研究結果鼓勵醫護人員為合資格安老院舍長者適時處方口服藥,減低病情及醫療體系負擔。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