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電將於下月底或十二月初公布明年電費水平,有團體預料加幅可能達雙位數,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指,政府會盡力爭取最優惠價格。
政府正與兩電商討明年電費水平,中電日前表明燃料費上升及增加天然氣發電比例,電費無可避免上調。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我們希望他們(兩電)所有加幅,都可以去到最低最低,應該不會痛得太要緊。」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指,加價最大壓力來自燃料費。
謝展寰指出:「天然氣在過去一年半,升了約一倍,但不算驚人,煤的價格是過去一年半、兩年左右,是升了五倍。」
他指本港燃煤只是整體發電四分一,現時電費中的燃料費是「實報實銷」,資料顯示,中電及港燈的燃料費,年初至今已分別升約四成及近兩倍,以十一月計,每度電分別是54.8仙及78.8仙,變相已加了電費。
有無方法找到較廉價燃料或者另覓新源頭?有環保團體稱,核電等供應亦緊張,估計能源價格未來一段時間會持續上升。
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表示:「我們看到新能源又未有很大量生產,我們正處於一個這樣的交接時間。整體因為碳中和時代需要,化石燃料的價格只會不斷上升,大家不要期望回到以前很廉宜的能源世界,這個有點一廂情願。」
至於基本電費可否靠將資產延遲入帳,紓緩基本電價的加幅,他稱部分如原定今年啟用的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已推遲至明年,相信可以再推的機會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