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提出,要將公立醫院門診輪候時間縮短,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指,醫管局人手流失嚴重,執行此績效指標有壓力,呼籲年輕醫護保持初心,留於公營系統服務市民。
公立醫院無論急症室或專科門診輪候時間越來越長,《施政報告》提出,目標於2023/24年度,將公立醫院內科專科門診輪候時間縮短兩成。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指,要解決輪候時間長的問題,長遠必須將社會由「重治療」,轉向「重預防」。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指出:「無論是重症或輕症,市民都一想就去看專科,去了專科輪候,這造成對醫療系統很大壓力。基層醫療可以提供一個預防,早些幫你看到些輕症,可以早一點發現,就不是說等到不適走去醫院看。」
《施政報告》亦都建議,探討方案要求合資格的醫護人員要在公營醫療機構服務一定年期,但未有細節。盧寵茂承認醫管局人手流失嚴重,強調培訓一名醫生需要13年,以往不少人能在公立醫院做到退休,但這十多年留任時間越來越短,例如剛成為顧問醫生,就轉去私營。
盧寵茂稱:「離開的走了之後,留下來的工作誰負責呢?工作壓力加大了,對留下來的就會更加辛苦。希望我們的年輕一代考慮這些事,其實如果能夠多些醫生留低,整個情況會改變,我們會阻止這個惡性循環,這個向下走的漩渦。」
另外,七名醫生涉濫發的二萬多張「免針紙」,盧寵茂指仍有1.8萬多張有效,有804人經查驗後,再取得新的「免針紙」,有2,042人已打針。他指作為醫生,業內有人這樣做是侮辱,他強調新冠病毒不是傷風感冒,接種疫苗才是最好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