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電明年元旦起加電費 有議員指港燈加幅驚人批政府表述嚴重誤導

兩電明年元旦起加電費,國際燃料價格高企,平均淨電價按年升幅創歷年新高,中電及港燈電費分別加約兩成及四成半。

經濟未完全走出疫情陰霾,但明年電費市民要付多不少。

與今年一月比,中電繼續凍結基本電價,但實報實銷的燃料費加至每度電62仙,平均每度淨電價是154.4仙,按年加幅約兩成。如果與本月電費相比,就升約百分6.4。

而港燈調高基本電價至114.5仙,燃料費升至82.5仙,淨電價每度電197仙,按年加幅逾四成半。與本月電費相比,升百分之5.5。

在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上,兩電解釋,受俄烏戰爭觸發能源危機,加上新冠疫情打擊,國際燃料市場價格持續上升。

中電業務及法則事務總監鍾嘉倫說:「預計中電燃料帳今年年尾赤字擴大至歷史最高水平負37億元,即去年赤字的三倍。」

香港電燈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陳來順指出:「我們相信燃料價格波動情況會短期內持續,再加上天然氣用量增加,因此明年燃料調整費仍要進一步上調。」

民建聯香港島東議員梁熙表示:「今次兩電的電費加幅是非常驚人,而港燈的加幅更震驚全港島百多萬居民,而政府表述嚴重誤導香港市民,我們加的電費不是百分之5.5及百分之6.4,是百分之45及百分之19.8。」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強調:「如我們不是透過商討時,大幅度使用電費穩定基金,港燈用3.8億,中電調動15.3億,及要求燃料價條款承擔負數,港燈願承擔負十三億,中電承擔負二十七億。」

民建聯新界東北議員陳克勤說到:「政府又付錢,市民自己又付錢,為何我們的電力公司可以獨善其身呢?可否分擔一些燃油費開支?」

民建聯香港島西議員陳學鋒指出:「你說到大仁大義,我們按得很低、加得很少,我們受影響,但你們賺的錢沒少,現時是中小企,是市民口袋中填你的帳,要記住你是壟斷行業。」

政府就表示,兩電與政府有協議,有利潤管制。

中電會提供每度電9.3港仙特別節能回扣予低用電量用戶。港燈亦為每月用電在三百度以下用戶,當月提供每度電9.5仙補助。

有議員倡引入核電等降低電價 政府指非適當時間商開放電網

在立法會大會上,有議員提出引入核電及開放電網等方法,以降低電價。

兩電電費包括「實報實銷」的燃料費,國際燃料費上升,市民就要全部承受。政府在將軍澳預留土地興建電力設施,有立法會議員建議,同兩電就《管制計劃協議》進行中期檢討時,引入核電。

民建聯香港島東議員梁熙表示:「檢討《協議》的獎懲機制時,會否考慮加入多個元素,是引入核電,譬如公司有序引入核電有獎,不達標就有罰。」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協議》下每段時間,電力公司需提交五年發展計劃,在這方面已有框架,可藉此要求電力公司在此方面增加供應,當然真的要做時要考慮實際上供應如何做,譬如要求中電加大大亞灣輸電系統,亦在132區預備建新的輸電系統,需時做的亦會在與電力公司的規劃中配合。」

謝展寰又指,無為檢討範圍劃下界線,不過,對於有議員建議開放電網就有保留。

謝展寰稱:「我們當然不排除這選項,但因為我們見到當中牽涉技術問題,考慮因素眾多,未來發電和輸電技術改變時,現今未必是最適當時間,這方面做一個詳細研究和決定,現階段我們的重點放在怎樣透過區域合作,去增加競爭、可以控制電價。」

局方回覆書面質詢時,亦交代了兩電在《協議》下的供電表現,稱港燈去年有140宗停電事故,中電則有逾三千宗,其中元朗電纜橋大火,復電需時達約11小時。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