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電明年元旦起加電費,中電及港燈電費分別加約兩成及四成半。有市民認為現時經濟環境下,加電費難以接受。有燈飾店指,會將增加的電費成本轉嫁予消費者。
Destiny一家住在將軍澳這個900多呎的單位,夏天會開冷氣等,潮濕時亦都會開抽濕機。她說最新一期電費要二千元,加電費後可能再要多付約一百元,更擔心會「牽一髮動全身」。
市民Destiny表示:「會所用電多了,最後都是問我們拿管理費,是所有費用加起來,令我們的生活不容易,其實現在並不是很容易賺到錢,或打工仔可以賺到很多錢,所以擔心生活開支負擔大。」
灣仔這間燈飾店每月電費開支約四萬元,老闆粗略計算,加電費後每月要多付二千多元。加上生意額未回復疫情前水平,除了加價轉嫁成本,也要想辦法慳電。
燈飾店負責人李小姐稱:「在高成本下,便不開那麼多燈,或僅開一半。客人看好再會著燈,大家也會明白。有否需要加那麼多?因為現時的環境下,每個行業也挺艱難,如果政府可介入、幫忙,市民也高興。」
市民又有怎應對?
陳先生說:「現時盡量不開空調,打開窗、門,最好有對流風。但你知天氣又潮濕、下雨,地方又小,住公屋有何辦法。」
劉先生表示:「平常也交逾千元,電費、煤氣費、差餉、管理費各項也加價,特別是我們的退休人士,沒有收入又加,真的百上加斤。」
國際燃料價格持續高企,環保組織認為,必須考慮轉用新能源。
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指出:「傳統的化石燃料價格,只會不斷上升,核電是(考慮)一部分、再生能源,新的能源如氫氣、如綠色氫氣,這些是我們將來可考慮的部分。」
他又提醒市民想交少些電費,最直接是落實省電,包括冷氣不要調較得太冷及徹底關掉電器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