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生命線】大夫斷症:天氣冷加劇支氣管炎發病 中醫:補肺湯水、按經絡

《素問‧咳論》: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

香港空氣污染問題嚴重,不少人亦患上支氣管炎,在中醫的角度支氣管是屬於肺,肺為五臟之華蓋,主一身之氣,支氣管炎是肺部氣道炎症,分泌物阻塞氣道是通氣功能障礙的一種表現。

港大醫學院中醫藥學院首席講師陳建萍指出:「它因為肺直接連通鼻、口和外、大氣相關連,所以外面的氣,任何好的氣、壞的氣,都要通過呼吸道來進入我們人體,所以它很容易產生一些病斷,出現相應的病症,它主要的臨床症狀是以咳嗽、咳痰、喘氣為主要特徵的一類病症。」

肺又屬於「嬌臟」,不耐寒熱,容易受到邪氣入侵,當中體質虛弱的人和天氣的轉變,亦會特別加重發病。

陳建萍稱:「譬如說過於寒冷、過於熱氣的東西刺激它,或者是現在的新冠病毒、即是新冠病毒,刺激到它,它都可以引起咳嗽的症狀,從而加重肺部病症的發生,其實這個季節太涼了,就是肺氣發病的高峰期。」

陳建萍說,如果不及時醫治,支氣管炎一旦變成慢性疾病,就很難完全根治。

陳建萍表示:「如果不治的話,一旦外面的氣候和條件變化,它就誘發病,最好在一、兩個月內把它治好,避免它留下宿根,然後形成慢性支氣管炎。」

中醫因應患者的病邪性質進行調理,譬如是屬於肺寒,便會採用桂枝;如果是肺熱,會用上黃芩、生甘草等的藥材。另外,肺在五行之中屬於白色,所以要多吃相對應白色的食物,有潤肺的功效。

陳建萍建議:「多給一些白色的東西,它就能夠補肺,譬如是南北杏、百合、白果、馬蹄、雪梨這一類的東西,都有入肺幫助到強壯的作用,同時這些東西都有止咳化痰、平喘潤肺的功能。」

在針灸治療上,中醫會採用天突穴和,沿着肺經的穴位,以紓緩咳嗽、喘氣的症狀;同時我們亦可以拍打肺經,令肺部經絡強壯,免受外界邪氣的干擾。

陳建萍稱:「從中府、雲門,一直到列缺穴,這條經是我們的肺經,通常我們用空心掌拍打肺,然後沿著肺經的走形來拍打,這個是非常好的強壯肺經的方法。」

這次為大家推薦一款湯水,清潤平喘湯,有清潤補肺、健脾化濕的功效,適合有咳嗽和咽喉不適的人士飲用。

材料:

南杏 12克

北杏 12克

雪梨 2 個

百合 20克

白果 12顆

無花果 3-5粒

馬蹄 15粒

白蘿蔔 連皮半個

瘦肉 適量

煮法:

所有藥材洗凈浸水後倒入10碗水,大火煮沸轉至中小火煮90分鐘即可飲用。

【最強生命線】大夫斷症:肥胖損肝、脾、腎 中醫教用針刺調理脾胃補氣

《黃帝內經》:「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

處理肥胖問題,中醫學觀點認為主要與肝、脾、腎三臟相關,最常見的患者因飲食不節制,多見有痰濁及血瘀。

註冊中醫師彭明慧表示:「肥肉、煎炸、油膩食物,其實不只是甜食及寒涼,生冷食物都有關係。中醫認為脾將攝入食物轉化氣血,供養人體,脾的功能低下時,做不到這個功能就會有積聚。脾最怕甚麼?就是辣、凍、肥、甜,太過寒涼亦會令我們人體產生不到氣。」

排毒是否就能減肥呢?

彭明慧指出:「很多時候以為自己是脂肪,會吃很多坊間說的山楂、一些容易消食的藥物。他很希望自己能夠去到大便,他覺得去到大便,那我就會瘦。其實排便只是脾胃功能的一個指標,但不是全部,我們說的成因也有很多。」

除了處方中藥外,中醫亦主張透過針刺,常用的有氣海穴,可調理脾胃及補氣;促進消化會用天樞穴;而增強脾胃功能的,可用足三里穴或者中脘穴,或會同時採用「耳穴壓貼法」,以磁珠或王不留行籽貼壓穴位。

彭明慧稱:「例如最常用有饑點,饑點是管理體重的一個大穴,即是說你肚餓時,或想進餐前約十分鐘,多些按壓它,是有機會減低你的食慾;按壓神門穴,都有一定平穩情緒的功效。」

「穴位埋線法」亦是其中一種治療選項,將可被人體吸收的、含有生物蛋白線物質的羊腸線,埋入穴位。

彭明慧說:「穴位埋線可說是針刺法的『加強版』,我們同樣是看患者的症型是如何,然後我們挑選相應穴位,但我們的做法、針會有些不同。穴位埋線的針,是一個中空管的針,我們會放生物線、生物蛋白線,例如好像羊腸線的物質,放在管內,就會將羊腸線嵌入穴位。我們長期按壓穴位,等於將針灸療效得以加長,或甚至飲食之前,平時都可多些按壓穴位、刺激穴位,得到的療效會更加明顯。」

最後,為大家推介一款茶飲,決明子山楂茯苓茶,有潤腸通便、消食去水腫,適合一般患者服用。

功效:潤腸通便、消食去水

材料:

茯苓 二兩

決明子 四兩

山楂 二兩

煮法:

所有材料洗淨後,加水滾煮,即可飲用。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