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市集齊市民日常必需品,可以購買食材又有生活雜貨,是市民重要的生活空間。不過不少人會選擇跨區買餸,政府可以做些甚麼呢?
她們在東涌的街市逛完一圈看看售價,居於東涌十多年的英姐一星期會有一至兩天與街坊瓊姨,坐巴士前往荃灣買菜,要去那麼遠,為的是能省則省。
英姐稱:「為了錢沒辦法,辛苦也要去,在東涌裡買不到那麼便宜的菜,唯有出去。」
英姐續指:「西施骨三十八元,東涌裡六十八元 ,便宜很多,是的,便宜了三十元。」
瓊姨稱:「希望政府盡快建成市政街市,店舖租金便宜點,售價便可以便宜一點,每月也能節省約千元。」
瓊姨她們的心願有望實現,鄰近東涌港鐵站的富東街,正在興建東涌臨時街市,政府預計2023年初啟用。
有當區區議員說,爭取了十年,但未知街市的確實營運日子。
方龍飛指出:「如果對比出去外區,當然是較方便一點,希望將來可以壓低同區菜價,假如只比現時價格低一點,不知市民會否來買菜,浪費這件事。」
即使有些地方有公營街市,但是多空舖、人流少,有關注本港街市發展的團體認為,這個情況並不理想。
監察公營街市發展聯盟發言人吳玉英稱:「食環署把這些攤檔凍結,理由是預留予一些緊急維修,或因翻新受影響的攤檔作安置用途。公營街市本來應是一個公共設施,但近年政府陸續關閉逾十三個食環署街市,看見有些空間白白浪費,其實完全是一個資源錯配問題。」
食環署表示,會研究是否需要整合和關閉,使用率偏低的公營街市,並妥善土地資源,又會舉辦周末市集,具體計劃仍在草擬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