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關時刻】許樹昌指不排除維持日增逾萬宗確診 倡冬季維持口罩令

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預料,跟內地首階段通關後,本港新增確診數將持續高企一段時間,認為若本港重症無大幅增加,可分階段擴大通關規模。

兩地首階段通關,意味每日可能超過12萬人次出入境。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在本台節目《講清講楚》稱,不排除維持每日增加過萬多宗確診。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說:「你回看過去四周本港輸入個案,內地都排第三(最多),第一是日本,跟著是泰國、內地。因為又無接種疫苗要求,不排除有個案流入香港。如果來港旅遊,或者外出旅行,都是打了針外出,玩得較安全。」

本港危殆確診者近日逾二百人,許樹昌稱無打針長者不受疫苗通行證所限,可外出用膳都是原因。他認為若重症無大增,可分階段再擴大通關規模。

內地首次開關,又正值疫情高峰,會否令病毒再變種?

許樹昌指出:「內地兩針接種率都頗高,當你有疫苗,有一定免疫保護,出現病毒變種又不一定。如果你看美國,出現一個XBB.1.5,去年十月才出現,現時已佔美國四成,都是這一種新的變種病毒,其傳播性非常高,所以未必一定內地先出現病毒。如果真的重症比例高了,醫療系統承受不到,可能核酸次數要加密,甚至可能有接種要求。」

至於本港口罩令及隔離令可以何時取消?

許樹昌稱:「很多個案可能無症狀,或者之前打過針,真的很輕微徵狀,一兩聲咳,隔離令是遲早問題,都可以取消,可以戴口罩工作。如長者、多長期病患,免疫系統又不是太好,這群組就要小心處理,可能要繼續隔離。」

他認為口罩令冬季要維持,建議之後可先放寬室外免口罩。

劉澤星指每年或需打新冠疫苗 對獨立調查抗疫政策有保留

政府專家顧問劉澤星指,市民將來可能每年都要接種新冠疫苗。對於是否須獨立調查抗疫政策,劉澤星有保留。

新冠疫情衝擊本港醫療系統,超過一萬人死亡。

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建議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審視政府應對疫情不足之處;另一名專家顧問劉澤星有保留。

政府專家顧問劉澤星認為:「疫情不是只在香港的疫情,全世界每一個地方都有,而這病毒亦很新,究竟哪一個方法是最適合、適當,我相信無一個同事或人是暫時可做到。檢討是很重要,但是否需一個正式調查委員會?我暫時未有答案給你。」

隨著確診者隔離令下周一撤銷,防疫限制只餘口罩令,劉澤星認為,到三、四月回暖才有條件撤銷,最重要是接種疫苗。

劉澤星稱:「我相信這病毒應該不會走,病毒也很容易傳染給很多人;而在一些比較年長、身體差的人,會令他們有很多問題,所以我想接受疫苗會是一個頗大可能每年要做的事。」

劉澤星又指,80歲以上最高危人士,打第三和第四針的比率仍然偏低,呼籲他們盡快接種。而長者、長期病患者及準備外遊的市民,則可接種二價疫苗,作為第五針加強劑。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