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生命線】大夫斷症:大寒養生注意頭頸保暖 宜補元氣、定心神

《曆書》:「小寒後十五日,斗指癸為大寒,時大寒栗烈已極,故名大寒也。」

大寒是一年裡最後的節氣,代表冬天快要結束,春天即將來臨。在養生保健上,有甚麼需要注意呢?

中大中醫學院教學助理單雪寧稱:「一般而言,在冬天來說,我們的養生方法是遵從冬天陽氣潛藏的原則,但當我們到大寒的時候,因為春天即將來臨,除了保暖防寒之外,也要為來年春天的陽氣蒸發做好準備。」

冬日氣溫低,呼吸系統和心腦血管容易出現問題。

單雪寧指出:「因為冬天天氣比較寒冷,我們若在這個時候不小心感染風寒之邪,就會很容易令到氣血運行不暢,而引起痹症發生,例如一些肢體關節的疼痛、僵硬等;嚴重的話會引致瘀血阻滯,加劇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醫生建議應該注意保暖,特別是頭頸部,可以出門前佩戴毛帽和圍巾,也可以吃一些熱的食物。

單雪寧表示:「當然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要以熱食為主,避免吃一些粘膩、生冷的食物,以免損傷我們脾胃的陽氣。」

「大寒」代表冬天已經來到尾聲,所以飲食也由冬天的進補改為平補。

單雪寧說:「我們可以多增添一些甘味的食物,例如蘿蔔、馬鈴薯、山藥等,對脾胃有一定的幫助。我們可以在飲食增添一些具升散性質的食物,例如紫蘇葉、薑、蔥等,能夠幫助我們抵禦外來的風寒之邪。」

今次為大家推薦一款湯水「五指毛桃淮山粟米湯」,有健脾補肺的功效,適合一家大小飲用。不過,不太適合痛風患者飲用。

材料:

五指毛桃 2兩

鮮淮山 半支

粟米 2條

栗子 2兩

煮法:

粟米切件、栗子洗淨備用,五指毛桃洗淨後浸水約半小時,戴上手套將鮮淮山切件備用,加人所有材料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飲用。

【最強生命線】大夫斷症:肥胖損肝、脾、腎 中醫教用針刺調理脾胃補氣

《黃帝內經》:「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

處理肥胖問題,中醫學觀點認為主要與肝、脾、腎三臟相關,最常見的患者因飲食不節制,多見有痰濁及血瘀。

註冊中醫師彭明慧表示:「肥肉、煎炸、油膩食物,其實不只是甜食及寒涼,生冷食物都有關係。中醫認為脾將攝入食物轉化氣血,供養人體,脾的功能低下時,做不到這個功能就會有積聚。脾最怕甚麼?就是辣、凍、肥、甜,太過寒涼亦會令我們人體產生不到氣。」

排毒是否就能減肥呢?

彭明慧指出:「很多時候以為自己是脂肪,會吃很多坊間說的山楂、一些容易消食的藥物。他很希望自己能夠去到大便,他覺得去到大便,那我就會瘦。其實排便只是脾胃功能的一個指標,但不是全部,我們說的成因也有很多。」

除了處方中藥外,中醫亦主張透過針刺,常用的有氣海穴,可調理脾胃及補氣;促進消化會用天樞穴;而增強脾胃功能的,可用足三里穴或者中脘穴,或會同時採用「耳穴壓貼法」,以磁珠或王不留行籽貼壓穴位。

彭明慧稱:「例如最常用有饑點,饑點是管理體重的一個大穴,即是說你肚餓時,或想進餐前約十分鐘,多些按壓它,是有機會減低你的食慾;按壓神門穴,都有一定平穩情緒的功效。」

「穴位埋線法」亦是其中一種治療選項,將可被人體吸收的、含有生物蛋白線物質的羊腸線,埋入穴位。

彭明慧說:「穴位埋線可說是針刺法的『加強版』,我們同樣是看患者的症型是如何,然後我們挑選相應穴位,但我們的做法、針會有些不同。穴位埋線的針,是一個中空管的針,我們會放生物線、生物蛋白線,例如好像羊腸線的物質,放在管內,就會將羊腸線嵌入穴位。我們長期按壓穴位,等於將針灸療效得以加長,或甚至飲食之前,平時都可多些按壓穴位、刺激穴位,得到的療效會更加明顯。」

最後,為大家推介一款茶飲,決明子山楂茯苓茶,有潤腸通便、消食去水腫,適合一般患者服用。

功效:潤腸通便、消食去水

材料:

茯苓 二兩

決明子 四兩

山楂 二兩

煮法:

所有材料洗淨後,加水滾煮,即可飲用。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