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民外出食團年飯 有食肆稱受惠防疫政策放寬一周前訂座已滿

不少人晚上與家人外出食團年飯。有食肆稱受惠防疫政策放寬,一星期前訂座已滿。

送舊迎新,人人食得開心。發財好市、年年有餘,每一碟都好意頭。盛惠近四千元一圍,員工全晚忙過不停。

旺角這間酒樓有數層,晚市全場坐滿。經歷近三年疫情,告別大部分防疫限制,不少人都稱今年氣氛特別好。

徐先生說:「今年好得多,十二人一枱,年尾當然要外出吃,大家舒服,家中煮太太便辛苦。」

阮先生稱:「人人都很開心,難得有機會大家一起,毋須戴口罩、隔離,輕鬆很多。」

這對跨境「新人」一年前結婚,太太是港人、丈夫就是廣州人,疫情以來長居內地,趁免檢疫通關馬上來港,與外父、外母食團年飯。

周太表示:「比較激動、很開心,很久未有見過他們,之前來的話比較麻煩,又要隔離、又要搶驛站(檢疫酒店)。」

酒樓負責人稱,市民今年都願意外出消費,整個團年飯檔期較過往長一周。

酒樓負責人蘇萬誠指出:「政府早約一個月不停放寬社交距離或規矩,市民想快些出來吃,有時候吃一次都不夠,要吃夠兩次。」

但疫情下不少公司減少舉辦宴會,他估計整體生意只能回復至疫情前約七成。

酒樓負責人又指,希望新一年可有個好開始,但要看暑假檔期時有沒有多一些團體客和宴會,形容那時才「見真章」。

內地民眾趁年三十與家人外出團年吃飯 央視春晚首現最古老樂種

內地放寬防疫措施,生活漸漸復常,不少民眾趁年三十與家人外出享用團年飯。而慶祝農曆新年必備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就首次有泉州南音、莆仙戲等,中國最古老樂種及劇種亮相。

虎去兔來,迎春節,當然要「接福」。

在北京這間飯店,有食客就以「福」字表達對新年的美好期待。

相隔兩年,內地民眾今個年三十,終於可以和家人在沒有新冠防疫限制下外出享用一頓團年大餐。更有「財神爺」手持「金元寶」向食客派發糖果。

食客表示︰「在新的一年,希望大家生意紅火,大家身體健康。我們家老人八十多(歲)了,

我希望他身體好一點。」

另一名食客說︰「新年我們全家人都健健康康,孩子能夠茁壯成長吧。」

內地不少家庭在春節都觀賞的節目、《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今年由一班穿兔子服的小朋友以合唱拉開序幕。

中國現存其中一個最古老的樂種、有中國音樂活化石之稱的泉州南音,就首次在《春晚》亮相。

這種傳統古樂起源於唐朝,形成於宋朝,發祥於泉州。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三年後又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同樣首次登台的還有中國現存最古老戲曲劇種之一的莆仙戲。

其他表演還包括雜技、武術、舞蹈等,並有來自「一帶一路」國家的歌手一同唱歌,以國際化元素展現文明交流互鑒,帶給各國人民的喜悅。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