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去年12月零售總銷貨值為337億元 按年升1.1%

去年十二月零售銷售反彈,總銷貨值按年升百分之1.1,以全年計,就跌百分之0.9。

十二月錄得零售銷售升幅最多的是中藥,按年升一成六;藥物、化妝品及鞋類等亦錄得百分之七至八的升幅。以全年計,中藥、藥物及化妝品亦上升百分之二至三。

全年總銷貨值跌得最多的,是百貨公司貨品、鞋類及服裝等,有近一成的跌幅。

政府發言人預期,未來經濟活動復常,訪港旅客上升,將會有利零售銷售表現。

【全面通關】上水多間藥妝店準備復業迎旅客 居民冀店舖維持多元化

本港與內地明日起全面通關,連接港鐵羅湖及落馬洲站的上水區,不少藥妝店正準備復業,迎接內地旅客,但有北區居民則希望區內的店舖能夠維持多元化。

各陸路口岸公共交通資訊

全面通關前夕,疫情前被稱為「水貨街」的上水新康街、巷仔街一帶,仍然有不少「吉舖」。個別「舖位」已再租出做藥妝店,開始裝修。

有內地旅客稱,全面通關後會多來香港。

內地居民楊小姐表示:「最少一周過來一次吧,因為我住深圳,買家中日用品,有時幫朋友帶少許東西回去。現在好像比以前差了一點,以前很多店開,現在很多店沒有開。」

這間藥妝店農曆新年前已重開,店主指因應通關入多了貨,營商策略都要與時並進。

藥妝店負責人葉先生說:「10至20人最多(每天),遲些會更好。消費叫他們線上下單,因為未安裝收銀機那些。要線上線下結合,這樣可以招攬多些生意,只做線下沒那麼多人,線上有很多。」

不少海味店稱,雖然通關後人流增加,但實際生意額沒有明顯上升,預期周一全面開關後才會有改善。

有北區居民希望全面開關後,上水回復以前熱鬧,但同時希望店舖能多元化。

市民陸小姐指出:「當然旺好些,多些選擇,但不要開太多化妝店便可。現在很多東西賣,食肆又多,粥店都有兩間,以前沒有的。」

市民黎女士稱:「多些人便好,環境才會變好,旺些人人有生意做便好些。一支針無兩頭利,大家包容一下。」

周一起所有出入境管制站會重開,包括疫情前最多人用的羅湖口岸,兩地亦會取消配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