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麻地一間店舖內的肉類樣本,證實含有貓的基因(DNA)。當局稱過去五年,接獲三宗懷疑賣或管有貓狗肉舉報。而對上一宗食狗肉個案,被判罰750元。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應該提高罰則。
油麻地新填地街這間食材店,漁護署稱檢取的肉類樣本證實含貓的基因。店舖一連兩日都無營業。
附近商戶陳小姐表示:「我看新聞,聽到這裡有吃貓肉,知道他賣貓肉,會舉報他。」
愛護動物協會檢核部總督察吳縣勳說:「我們協會強烈譴責、強烈譴責。其實都有聽義工說,本地有人捉貓、狗食用,而這事件而言,相信好大機會是進口貓肉或狗肉作售賣。」
今次檢獲多少貓肉、來源在哪裡,漁護署稱已進入調查檢控程序,不便透露更多細節,強調今次屬罕見事件,但都不會容忍。
漁護署署理助理署長何展豪說:「有關活動在香港不普遍,相信香港市民,過去做了很多推動動物福利宣傳和教育工作,香港市民對整體對動物福利非常關注,不相信有人在公然香港屠宰貓狗作食物用途。」
當局又稱,過去五年共接獲三宗相關舉報,其中兩宗證實不成立,另外一宗正調查。而對上一宗檢控在2020年,涉案人士以狗肉作為食物,被判罰750元。根據《貓狗規例》,售賣、食用或管有貓、狗肉,均屬違法,最高可被判罰款5,000元及監禁六個月。
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管浩鳴稱:「若有這樣的行為很多人都會感痛心,特別是初犯時,罰則相對輕、只是罰錢,我覺得沒甚麼阻嚇作用,可能日後要想想會否將罰款,甚或監禁提升一點。」
身為政協的他,將會在兩會提案,希望內地禁止食用貓、狗及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