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耆不有】長者表演慾旺盛 不論角色盡力演出

為了可以順利公演,劇團的所有人都密銅緊鼓地準備,就算沒有正式的台板,也會在機構的場地綵排練習。

莫積勤,勤叔,是劇團年紀最大的成員。86歲的他一向都很有表演慾,曾經參加多個司儀、朗誦比賽,近年開始接觸話劇,令他非常投入。

勤叔稱:「怎樣將自己與觀眾的距離拉近,將自己融入角色裡,讓別人感覺到『他的確演甚麼像甚麼』,有一個成功感、滿足感,這時候精神上有很大安慰,甚麼荷爾蒙都釋出。」

這次他擔任舞台監督的角色,要站在舞台旁邊候命,每一幕起碼10分鐘以上,勤叔說「年紀大,機器壞」,即使自己多想全身投入,也有很大的限制。

勤叔說:「只能夠扮演爺爺、祖父,或最多能演父親已經很不錯,戲路較少;另一方面身體也差了,各方面有時力不從心。難度比較大的動作、規程,做不到,腰骨也痛、膝蓋痛、關節不聽話。」

知道自己力有不逮,但勤叔說只要有份參與,無論飾演甚麼角色都會傾盡全力。

勤叔指出:「紅花雖好還要綠葉扶持,主角、配角,甚麼都演。不管甚麼角色,哪個角色做得好,你便成功,不在乎主角與否,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主角?多數都是配角,不重要的人比較多。」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無耆不有】義教中國舞 助殘疾人及長者尋快樂

有年過六旬的中國舞導師把舞蹈視為義工服務,教殘疾人士和長者跳中國舞,期望教與學都能從中感受到快樂。

63歲的鄒文輝,過去二十多年一直義務教授長者、婦女及殘疾人士跳中國舞。這天,他和一班學員為接下來的演出綵排。

中國舞導師鄒文輝表示:「即使輪椅人士只有上身(可活動),同樣靠眼神、身體、表情,也可傳情達意,亦可與健全人士一起合作做出特別的節目。」

伍強在六年前邀請鄒文輝到他的機構去教跳舞,伍強自己也參與其中。他們後來組成一隊包括輪椅人士的義工團,去探訪老人中心等機構和教授中國舞。

香港復康力量董事伍強稱:「有些長者行動也不太方便,也是坐著活動。我們與一些長者溝通及示範,讓長者發覺坐著輪椅、活動能力較弱也可參與。」

Doris跟鄒文輝學跳舞兼做義工已經有五年,覺得舞蹈需要舞者的投入,而越投入,感染力越強。

Doris說:「當你在台上或在服務環境中,去跳《荷花香》,叫他們一起唱歌,那份共融(氛圍)很強烈。在一個很短暫的時間裡得到認同及感受他們的喜悅,回報我們。」

鄒文輝指出:「我將它轉化成為眾生而舞,我覺得這個過程更有意義、更有挑戰性,以及覺得人生生命很有意義,真的是生命影響生命。」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