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生命線】大夫斷症:低血壓以虛證較多 兩種食療補氣養血

《靈樞‧口問》︰「故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

在中醫角度並沒有低血壓的疾病,但患者長期血壓偏低,可引致眩暈、虛勞及心悸,一般是以虛證較為常見。

仁愛堂醫療服務科註冊中醫師區雅嵐稱:「包括心氣虛、脾胃氣虛、血虛及腎精不足。如果思慮太過、心氣虛,不能鼓動血脈而上榮於頭目,頭目失養的話,就會出現眩暈。如果飲食不節、損傷脾胃,或失血太多及思慮太過,令到肝血不足,或者年老體弱、防勞太過、腎精不足,而不可以生髓,而腦為髓海,都可以出現眩暈。」

而出現低血壓的情況,主要是與心、肝、脾、腎的功能有關。長者、孕婦、長期病患者或素體虛弱的人士,都會容易出現低血壓的情況。

區雅嵐指出:「因為長者、長期病患者及素體虛弱者,容易因為素體的氣血不足及肝腎虛弱,而出現低血壓等的情況;而孕婦因為需要以血養胎,容易出現肝血不足、腦竅失養的情況。」

在治療方面,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病情,處方內服中藥為主,調理身體及體質。心氣不足的情況,一般會處方六君子湯;另外脾胃氣虛的情況,則會處方補中益氣湯。

區雅嵐表示:「如果病人出現眩暈、眼花、唇甲不華、月經不調、肢體麻木等的情況,我們會診斷為肝血不足,處方四物湯;如果病人年老體弱、眩暈、腰塞酸軟、耳鳴等的情況,診斷為腎精不足,處方左歸丸或右歸丸。」

中醫師建議可飲用「桑椹杞子茶」,有補益肝腎及滋補陰血的功效,另外亦可以根據個人需要,按壓相應的穴位,紓緩低血壓出現的不適症狀。

區雅嵐說:「第一個穴位就是百會穴,這個穴位可以用食指及無名指按壓,順時針由輕至重按壓50次,有醒神及升提陽氣的作用;第二個穴位就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可以用拇指,由輕至重順時針按壓50次。足三里是常見的保健穴,有補中益氣、調理氣血的作用。」

另外,醫師亦提醒低血壓患者要有恆常的鍛練及和緩的運動,都可以幫他們增強體質及鍛鍊體魄。

區雅嵐指出:「對於一些低血壓的患者而屬於氣虛的情況,避免服用一些會降壓的食物,例如綠豆、冬瓜、西瓜、海帶等;另外,要注意有充足的睡眠及休息,避免熬夜。然後低血壓的患者,在站立時就應該要緩慢,不要操之過急,起床時都不可以太急轉換體位,以免血壓突然下降。」

今次為大家推介一款「山藥薏仁粥」,有健脾益氣、和胃利濕的功效。

材料:

山藥 十五克

太子參 十五克

薏仁 二十克

紅棗 十粒

粳米 二百克

煮法:將以上材料浸洗,加入適量清水,煮成粥即可食用。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最強生命線】大夫斷症:運動不當易勞損 中醫針灸紓緩肌腱炎

《素問.長刺節論》:「病在筋,筋攣節痛,不可以行,名筋痺。」

在中醫角度,人的身體主要有五部分,分別是筋、脈、肉、皮、骨,當我們要活動關節的時候,必須要有肌腱參與,一旦經常勞損,就會容易患上肌腱炎,屬於筋閉的範疇。

浸大中醫藥臨床部中醫臨床助理教授周忠亮表示:「一般來說最常見的,像急性期可出現紅腫、熱痛,還有活動受限、關節乏力的情況。40歲到60歲比較多見,從這個肌腱的本身來講,它的韌性降低了、靈活度也降低了,所以導致這個年齡段的肌腱炎發作比較多些。」

除了年紀大和體質較弱的人士容易患上肌腱炎之外,如果意外外傷,或者是長期運動不當都會有炎症。

周忠亮指出:「我們知道一個網球肘,網球肘本身就是肌腱炎,你像經常跑步的,膝關節內側疼痛,都是肌腱炎的一些症狀,所以不要覺得是體質強,你運動過度,或者是受傷、勞損,都可以產生肌腱炎。」

另外,長期處於風、寒、濕的環境,都容易加劇疼痛,所以中醫在針灸治療上,會針對痛症部位去辨證論治。

周忠亮稱:「就拿網球肘舉例,我們知道這個肘關節外側疼痛,一般像我治療的時候,針灸在局部取穴,像曲池穴、手三里穴,還有三間穴。一般而言,如果疼痛厲害的時候,一般不主張局部按摩太多,往往你把上下經絡疏通開,局部可以輕揉一下,避免刺激他情況加重,很多人以為哪個地方痛就按哪裡,往往操作不當會徵狀加重。」

還有一種常見的鵝足肌腱炎,主要表現為膝關節內側疼痛,可以取血海穴來紓緩徵狀。

周忠亮說:「然後,足三里、陽陵泉、陰陵泉,還有太白穴,通過下病上取、左病右取的原則,取對側的曲池穴,這樣就可以起到一個治療的作用,從而達到疼痛緩解,活動功能恢復的過程。」

今次為大家推介一款有補益氣血、疏筋活絡止痛的作用的湯水,患有慢性肌腱炎又體質偏弱的人可以適當服用。

【強筋骨補益氣湯】

材料:

杜仲 15克

牛大力 15克

五指毛桃 15克

栗子 50克

紅棗 5粒

雞腳 5隻

煮法:

所有材料洗淨後加入一公升水,水滾慢火煮一小時分鐘即可飲用。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