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調查發現,恢復正常通關後,大灣區內地旅客對本港零售、金融及醫療需求強勁,但亦有約一成人表示,未來三年會減少來港消費。
本港與內地全面通關一個多月,尖沙咀碼頭一帶重現熱鬧氣氛。
廈門遊客鄭小姐表示:「我們去了上海迪士尼,小朋友很喜歡,我們就想香港迪士尼會不會有甚麼不一樣。」
全球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上月訪問1,155名未來一年有意來港的內地大灣區人士,當中八成五受訪者主要來港觀光及購物,平均每人消費逾3.6萬人民幣,大部分來購買奢侈品等,認為本港零售產品多樣及質量高。
金融投資方面,近八成認為在本港投資比內地有更高,以及更穩定的回報;基於本港醫療服務安全性高,分別有逾五成及三成遊客來港身體檢查或接種疫苗。
不過同時亦有約一成人表示,未來三年可能減少來港消費,主要由於海南開拓免稅品市場、海外代購興起,以及認為本港顧客服務需要提升。
麥肯錫香港分公司總經理石煒麟表示:「內地人群對香港總體上、公司及產品看法這幾年變了不少,也有些看法負面一點,例如覺得我們服務比以前差,更多公司是要從內地消費者需求、習慣及心理等出發,去設計為他們貼心的產品,因為競爭環境越來越高,他們也會越來越多不同選擇,所以這個為他們而設的價值主張,而非一個香港的價值主張。」
調查機構指,香港和內地關係緊密,本港商戶未來不能只集中本地市場,而應聚焦更多大灣區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