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指將軍澳預留土地建可接收清潔能源設施 助穩定電價

中電及港燈今年分別按年加電費近兩成及約四成半,政府指在將軍澳預留土地興建的電力設施,可以接收包括核電的清潔能源,協助穩定電價。

民建聯香港島東議員梁熙稱:「港燈為何會交白卷?香港島百多萬居民捱貴電的原因,因為並無跟中電一樣引入核電,所以一直九龍、新界居民所付的,都比香港島便宜。是否忍心,全香港島百多萬居民,一直被港燈魚肉?一直無核電?」

工聯會勞工界議員郭偉强指出:「既然132區正在規劃,將來132區所接收到的清潔能源,可否撥更多比例,給香港島居民使用,以減低香港居民的電費價格?」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回應說:「將軍澳132區預留土地興建的電力設施,是未來穩定電價及推動香港能源低碳轉型的重要一環,電力設施日後將連接兩電的供電系統。預計可以在2035年前啟用,到時輸入的零碳能源電力,可以再增加約三成。我們不會排除在內地購買任何一種零碳能源,包括核電。」

議員不滿停電後限時內恢復有「獎賞」 當局稱與兩電中期檢討時提出

政府今年將與兩電就《管制計劃協議》展開中期檢討,多個立法會議員要求更改現行賞罰機制。

港燈接駁後備電纜引發短路,由於在限時內恢復供電,反而可獲五百多萬元「獎勵」,引起爭議。在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多名議員認為機制不合時宜。

實政圓桌新界西北議員田北辰指:「我認為要像港鐵般『有罰無獎』,懲罰與時間掛鈎,出事後早些恢復電力,便懲罰少一些。」

經民聯工程界議員盧偉國說:「我記得小時候,無論基層、有錢家庭,櫃桶一定有蠟燭,因為那時候停電是常態。現時技術、市民要求不同,獎懲機制是要檢討。」

有議員質疑兩電無控制好成本。

民建聯香港島東議員梁熙稱:「現時交電費的燃料調整費不斷上升。在一般市民眼中,如果燃料調整費百分百由市民負擔,我們不會相信你會買最合適價錢的燃料。」

中電總裁蔣東強認為:「中電今年基本電價,已經連續三年維持同一基本電價水平。」

港燈營運董事鄭祖瀛表示:「港燈採購燃料上都是受政府監管,天然氣長約全部交給政府監察才簽約。」

亦有議員認為,要調低兩電百分之8的准許回報率,政府稱持開放態度。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能否調低准許回報率,其支出政府能否有多些監管,或為其支出提高透明度、賞罰機制等,我們都打算在中期檢討時,與兩間電力公司逐一討論。」

當局又稱,長遠希望調整供電策略,亦計劃在將軍澳興建接電站,接受內地零碳能源,希望有助減低電費。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