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擔心流動性危機不斷蔓延,美國大型銀行聯手向同業注資,避免更多中小型銀行出現擠提。香港金管局指,銀行體系非常穩健,會密切注視外圍市況。
美國矽谷銀行突然倒閉後,美國不少存戶將資金由中小型銀行調至大型銀行。外界擔心第一共和銀行會是下一間爆發擠提的銀行,摩根大通、花旗、高盛等十一間大型銀行聯手,向第一共和銀行存款共300億美元。
《彭博》報道,今次業界自救行動,是本周二美國財長耶倫與摩根大通行政總裁戴蒙通電話時提出,歐美接連有銀行出事,令市場憂慮流動性風險會蔓延到香港。
金管局指已提高警覺。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表示:「就近期事件,對於香港銀行體系影響不大,香港銀行體系依然維持非常穩健。至於你說會否是『雷曼翻版』,當然我們會密切注視市場情況,我很難說這是否翻版,還是不會是翻版,不過大家都看到,其實相關監管機構今次動作很快,很快已經採取行動,穩定市場信心,這是好的。」
有分析則相信,各地央行會繼續為市場提供短期資金,改善市場流動性。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說:「會否有個別中小型銀行,面臨比較大的(流動性)問題,這是有機會發生的,因為始終在高息環境之下,很容易見到有所謂『黑天鵝』的情況。如果真的看到,這些較嚴重少許的流動性問題時,我相信其實都是可能(央行)會以資金投放量那方面會增加,從而令憂慮減少。」
截至周三的一星期,美國聯儲局透過貼現窗,向銀行借出的短期資金,達破紀錄的1,500多億美元,已高過金融海嘯時的1,100億美元。連同其他融資計劃,合共已注資3,0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