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院六嬰兒染呼吸道合胞病毒 專家指具危險性倡年幼兒童盡早求醫

屯門醫院在約一周內有六名嬰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兩名嬰兒分別危殆和嚴重。有兒科專家指,呼吸道合胞病毒有一定危險性,建議年紀較小的兒童如有病徵,要盡早求醫。

屯門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一個新生嬰兒特別護理病房,自3月9日起,先後有三名男嬰及三名女嬰,由11日至5個月大,出現呼吸道感染徵狀。經過測試,全部對呼吸道合胞病毒呈陽性反應,正隔離治療,當中一名11日大男嬰情況危殆、一名五個月大女嬰嚴重,其餘情況穩定。

這幾年大家都比較關注新冠病毒,較少聽到其他呼吸道疾病,原因為何?

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葉柏強稱:「其實自從這幾個月開始,新冠疫情穩定,但大家開始脫口罩,過濾性病毒傳播開始增加,呼吸道合胞病毒爆發,很多時影響年紀小的兒童。」

呼吸道合胞病毒在春夏季期間較活躍,可以透過直接接觸飛沫,或間接接觸受污染的物件傳播。

葉柏強指出:「會引致小朋友有比較嚴重的支氣管炎,年紀小的兒童有時候支氣管炎會氣促,不過最近這兩個月我們在病房,其實一直幾乎每日收了很多呼吸道感染小朋友,本身健康入到來,很氣喘吃不到奶,要氧氣甚至可能要吊着氧氣好幾日,去到好整個星期都除不了,所以有一定的危險性。」

他指家長不用過於擔心,但如果兒童持續發燒、食欲不振、嘔吐及氣促,應該盡早求醫。

盧寵茂關注屯門醫院漏水事件 研建跨境器官移植協作機制

屯門醫院昨日暴雨期間,手術室大樓天台位置漏水,九樓產房手術室須停用,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指關注事件。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其實不單雨,風季亦來臨,甚至其他都要確保醫院安全。醫管局會做工作,確保維修方面做好。局方亦尋求醫管局交報告,確保我們服務不受影響。」

對於業界關注他早前指部分引入本港的外地護士,可毋須精通中文,盧寵茂說工作是否需相關技能,由聘任的機構決定。

而他早前率團訪京,研究與內地建立恆常器官移植協作機制,他說現時正商討安排,需時列明配對、通報及跨境運送等細節,期望盡快落實。

 相關推薦